第273章 王晏鎮洛(第2/2頁)

“涼州來使,從隨行商隊手中買的,可費了我大價錢!”候章笑道:“王晏從前愛寶劍駿馬,就是不知富貴之後,有沒有改!”

候章與薛懷讓,兩個地道武夫,崛起於晉末,投效大漢,為收人心,拜為節度。然而此二人,有著大部分發於微賤的武夫習性,一朝顯達,便得意忘形,貪婪成性,聚斂成風,居有惡政,生民苦之。

尤其是薛懷讓,早在河北之時,因為其搜斂無度,苛政害民,劉承祐差點將之宰了。後二者被高祖劉知遠派職於關中,仍不加收斂,自然不為劉承祐與朝廷所喜,以致疑忌相生。

當然,二者最不該的,是與當時的河中李守貞牽扯上來。雖然在李守貞反叛的過程中,二者給朝廷造成什麽實質性的麻煩,並且在朝廷發平叛大軍後,都老老實實的。

但是,河中既平,這兩個與叛軍有牽扯的節度,豈能幸免。考慮到當時國內的形勢,在殺了一只大雞的情況下,為安撫其他節度,對於侯、薛二人,劉承祐選擇輕拿輕放,讓二者以家財買平安,以勛官致仕,移居洛陽。

雖然丟了權位,再是不甘,但至少保住了性命。到洛陽後,憑借著早年的積累,快速置辦了一批土地與產業。

候章經營著一家莊園,有幾艘船,販賣瓷器、絲綢、藥材,諸多生意都有涉及。薛懷讓則在市內開著幾家茶肆、酒樓與妓院,還組織了一支商隊,專門往西北跑。

多年下來,家產頗豐,並且,二者積極融入洛陽的勛貴團體,與諸多權貴子弟、親戚交好,攢了些名氣。

此番,王晏鎮洛,自然要來拜訪一番,不一定奢求什麽,但關系得處好。尤其是候章,他與趙暉、王晏,可是當初的“首義三節度”。

留守府中,二堂內,王晏正在處置著公務,是關於一批西南軍糧的。

“府庫中尚有多少余糧?”王晏放下手中的公文,察問道。

下屬答道:“稻米十萬石,粟十五萬,麥二十余萬……”

“這麽多!”王晏有些詫異,但迅速收斂起來,吩咐著:“那就按照數額,發往關中吧!”

“是!”

洛陽這些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又有景範的治理,府庫積攢確實不少,即便大部分都被東京調用,余者仍舊可用豐盈來形容。

“哎……”王晏則拎著胡子嘆了口氣,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接掌這樣一座城池,該從何處入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