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運籌千裏王樞密(第2/2頁)

看向孟超,王昭遠有些忍不住得意,說:“鏖兵已久,臣這些日子,也一直在苦思破局之策。今已有所得,正欲請示於陛下!”

“快講!”孟昶興趣愈濃。

裝模作樣的,王昭遠笑道:“臣之計策,實則不難,只需遣一上將,率一支勁旅,襲擊漢軍後方,截斷其糧道,絕其後路!屆時只需固守頭尾,數萬漢軍,必困斃於威武城前,為我軍輕易所執!”

聞其策,孟昶先是一喜,旋即遲疑說:“朕雖不知兵,卻也曉糧道與後路的重要性,漢軍將帥多宿將,豈能不察?”

見孟昶竟然質疑自己的策略,王昭遠心下微有不愉,卻不敢表現出來。臉上仍舊帶著笑容,耐心地向孟昶解釋道:“若是初期,漢軍定然有所警惕,然而如今過去這般久,我朝始終采取保守策略,固防城鎮,縱有所出,也只是應邀出戰,試探虛實,並無其他舉動,是故漢軍定然有所松懈。

而對周邊地形、道路之熟悉,我軍也遠勝漢軍,只需密遣兵馬,悄然而動,出於漢軍意料之外,必能建功!”

“臣籌算過,只要能成功截斷漢軍,敵勢必大沮,我軍必然大勝!”王昭遠向孟昶拱手道:“陛下不需有疑!”

孟昶被王昭遠說得明顯心動了,情難自已地搓了搓手,終是點頭應道:“不管怎麽樣,可命李廷珪出擊,嘗試一番,縱然失敗了,也無礙於大局!”

聽孟昶這麽說,王昭遠則更加輕松了。他本在想,若功成,首功在他,是運籌帷幄,決勝千裏。若出了意外,那麽就是李廷珪等人作戰不力,壞了他的好策略……

但經孟昶提前言明,於他而言,則更無弊處了,畢竟皇帝有言在先。

“但願,此策能夠成功,一舉擊退漢軍吧!”起身,孟昶又忍不住幽幽然地嘆息一聲:“此次漢軍若謀我失敗,他日必不敢輕易復來,如此,我朝就可得太平了……”

孟昶如今想要的,也只是個太平,要求並不高。

“陛下!”王昭遠卻是雄圖遠大,意氣風發地道:“此策若成,就不只是擊退漢軍了!北漢皇帝改革軍制,收地方節度兵權,關中精銳與一部分禁軍,皆在威武城前線。若能將之殲滅在秦嶺,我軍可趁勢兵出秦隴,席卷空虛的關中。

其後只要稍作整頓,就可東出崤函,與北漢爭奪中原。屆時,南唐與北漢有仇,必然發兵北渡,復取淮南。荊南高氏,素來貪圖小利,也可以利誘之。

這些年,中原在漢帝的治理下,國力日復,再以此誘黨項、契丹發兵,屆時五國伐漢,共分中原,北漢豈能抵擋。

功成之後,黨項、契丹為異族,不能久待中國,南唐、荊南之流,更不足為道,天下將歸我朝也……”

好一番宏偉藍圖,經緯大計,王昭遠是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清晰明了。三年前漢帝南征之時,王昭遠就是類似的說辭,誘得孟昶發兵北伐關中的。

然而此刻,孟昶的反應,顯然有些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