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2/2頁)

後蜀的樞密院,比起北漢,規模可要小多了,其間氣氛,未見緊張,上下職吏,顯得很悠閑。孟昶轉了一圈,不由問道:“王昭遠呢?”

“有一批軍糧,需要發往興元府,樞相親自查看去了!”僚屬稟道。

聞言,孟昶面色頓時就不好看來,斥道:“堂堂樞密,主管全國軍務,北方正在鏖戰,多少軍情軍務,區區一批糧食,需要他這個樞密使親自去查看嗎?樞密院下,沒其他人了嗎?”

見皇帝發怒,樞密院內的職官們,頓時噤若寒蟬。見狀,孟昶這才揮了揮手:“去,把王昭遠找來,朕就在這裏等他!另外,北方可有軍報,拿來給朕看看!”

“是!”

關於此次蜀漢戰爭的真實情況,自然沒有成都市井間流傳的那麽玄乎,真實的版本是,兩方近十萬大軍,會戰對峙於威武城,一直僵持至如今。

李廷珪率軍固守城寨,而漢軍的動靜,也一樣,不斷地加固營寨,做出一副防守的姿態……兩方主帥,只試探性地,約戰兩次。結果,自然是漢軍大勝,蜀軍完敗,折兵過千。

對峙之時,方立秋,天氣尚且炎熱,到如今,秋意已濃,前後,漢軍只試探性地向威武城發起過一次進攻,挫敗後就不再攻寨了。

對於前線的戰況,李廷珪倒也沒敢遮掩,而是詳報於成都朝廷。正因悉曉之戰情,孟昶君臣,倒也還能坐得住。

奪取秦鳳四州後,兩次北伐,與漢軍激戰,都是曠日持久,對峙鏖兵,拖到最後決戰。而此番屬守勢,對於戰事拖延,也都有心理準備。

並且,李廷珪對於戰事的某些分析奏報,也深合蜀國君臣之意,漢軍久戰無功,士氣衰微之後,必退,屆時自可尋機破敵……

但是,道理雖是這般,作為一個有些“好大喜功”屬性的帝王,對於這種僵持的狀態,總歸有些不滿意。論進攻,難以突破漢軍,到防守時,還是如此被動,數萬大軍,竟毫無建樹,反讓漢軍取得小勝小獲。

“臣王昭遠,參見陛下!”過了小半個時辰,王昭遠方才匆匆歸來,緊張地整理了下衣冠,顧不得喘息,入內即向孟昶拜倒。

王昭遠如今也不到四十歲,賣相也著實不錯,劍眉星目,儀表堂堂,頗有英氣。

“起來吧!”對於這個陪伴自己讀書成長的幸臣,孟昶舉止間都透著寵信。

“陛下,怎麽有暇到樞密院來了?”王昭遠問。

孟昶嘆了口氣:“鳳州戰事進展不順,朕這心裏,始終難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