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巡邊匯報(第2/2頁)

“看來,朕得去書一封,讓向訓專於西南兵事,而無後顧之憂!”劉承祐呢喃道。

“陛下英明!”趙匡胤表情微松,贊道。

重新落座,劉承祐又問起西北邊防情況,趙匡胤皆以其見聞細述。

“看來王彥升在鹽州,確實做得不錯!”聽趙匡胤提其在定邊軍的巡檢情況,劉承祐嘴角帶上了少許笑意,露出滿意之態。

趙匡胤看起來,對王彥升也多有好感,說:“王將軍性情雖顯乖張,桀驁不馴,但率直豪邁,頗具英雄氣,可為戍邊大將。負氣好勇之間,卻也非一味用剛。就臣所觀,周遭胡虜,莫不懼其威而束其行,不敢犯之。”

順便,趙匡胤提起王彥升想要增兵之事,對趙匡胤的安撫答辭,劉承祐也表示認同,說:“朕現在所求者,只需西北安寧,保持局面的平衡穩定,不欲另起波瀾!”

“臣明白!”趙匡胤說:“定難軍下屬,常擁步騎過萬,如臨時聚黨項徒附,足可倍之。此時,朝廷確不當逼迫過甚,當施以懷撫。待朝廷騰出手來,自可從容而定之!”

“史弘肇那邊情況如何?”

“回陛下,鄭國公英勇善戰,不減當年,治兵有方,典事依法,靈州有其鎮守,邊境以安!”趙匡胤斟酌了一番言辭,還是說道:“不過,史公用法甚厲,禦下過苛,殺戮過濫,嬉遊無度,此為隱患!”

聽其所言,劉承祐倒是沒有多少意外,只是輕嘆道:“看來,無論在京,在洛,還是在邊,這性情手段,卻是沒有多少改變。不過,以其戍朔方,卻也適合他!”

“陛下所言甚是!”

“聽說回京之時,途經延州而訪之?”

迎著天子的目光,趙匡胤顯然明白劉承祐所詢之意,當即應道:“臣聞延州變故,改道而察之。延州上下,確為高氏所掌,控制甚嚴!那高紹基,有些手段,但不過中人之資,且生性陰刻吝嗇,能掌控局面,乃高氏在彼數十年之積累影響。延州之民甚是貧苦,延州之卒甚是孱弱……”

“如此說來,延州不足為慮?”劉承祐問。

“不足為慮!”趙匡胤肯定道。

“若延州與夏州消除舊怨,化敵為友,相互勾連,以謀共存呢?”劉承祐突然說道。

趙匡胤有些遲疑了:“二者之間,乃積年之怨,當不至輕易消除!”

“但是,朕卻不得不慮!”劉承祐悠悠地嘆了聲。

說著,趙匡胤又以蒲川馬場與蘇逢吉的事情,向劉承祐簡單地講了講,並將蘇逢吉所贈兩馬進獻。

對於蘇逢吉,劉承祐這邊都快將之遺忘了,驟然聽趙匡胤提起,這心裏自是另有一番感觸。沉吟良久,喟然而嘆,說道:“待蘇逢吉進獻戰馬三千匹,詔免其子嗣!”

時間,總是容易消除仇恨的,這麽多年過去,劉承祐心裏,對於蘇逢吉,已經沒有那麽厭惡了。甚至於,他已然忘記,當初對蘇逢吉的那種情緒了。只隱約記得,貌似是為了“殺雞儆猴”,以立君威。

念其開國元臣,又兼侍奉高祖之功,又已償其罪,在原州受了那些苦楚。心懷一念之仁,劉承祐也就給蘇家一個“解脫”的機會,也算是彰顯他這個皇帝的仁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