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馮道請辭(第2/2頁)

皇帝的眼神中,帶著點壓迫,馮道遲疑幾許,終於道出個人:“老臣以為,兵部尚書魏仁溥,可為首宰!”

“兵部諸事,已然繁復,恐無余力。”劉承祐說。

“刑部尚書範質!”馮道不假思索,又說。

馮道,仍舊不改其慎,揣測著皇帝心意舉人,畢竟,誰都知道,魏仁溥與範質,可是最初的“帝黨”,對二人也十分看重。

“範質……呢喃了句,似乎在琢磨,瞟向馮道:“李濤如何?”

馮道面色不變,應道:“李濤為人慷慨,以社稷為重,秉公執法,然平日言談行事或有輕佻之嫌,難堪首宰之職!”

馮道是雞蛋裏挑骨頭,找了點李濤的“不是”,似乎並不想讓李濤上位。

劉承祐看著他,笑了笑,幽幽道:“平日裏,馮公與李濤最為親近,而今舉賢卻避之,可見所秉持也,乃公心!”

聽皇帝這麽說,馮道只覺心臟砰砰地劇跳不已,只能尷尬地陪著笑,附和著。

思量一會兒,劉承祐臉上帶上了和煦的笑容,人顯得松弛不少,問馮道:“馮卿致仕之後,有何打算?”

“老臣打算,回鄉歸養,含飴弄孫,順便集最後的精力,整理多年以來,所寫文章、詩詞……”馮道說道。

“馮公欲盡余歡啊!”劉承祐點了點頭:“朕記得,馮公是瀛洲人吧!”

“正是!”

“而今瀛洲乃邊地,用兵之所,非安居療養之善地,不足養樂!這樣,馮公可去洛陽,朝中大臣勛貴,多置別府,朕也賜你一棟公府!”劉承祐說。

馮道眉頭凝了下,恭敬道:“是!老臣謝恩!”

待馮道退下後,劉承祐露出了點莫名的笑容,馮道今日所請,然他記起了當初趙瑩之辭。有些相近,如今的趙瑩在陳州任上,可甚是自在。

“傳李崇矩!”

未己,李崇矩入內覲拜,作為新的武德使,上任不過數月,風氣大改,低調了很多。在外人的眼中,似乎因王景崇之事後,便沉寂下去,驕狂不在。當然,這也是李崇矩嚴厲約束整頓之功,收起了張牙舞爪,眼睛卻犀利依舊,死死地替皇帝盯著朝野內外。

“陛下有何吩咐?”李崇矩問。

“去查查,馮道近來身體如何!”劉承祐說。

雖然不解此為何意,李崇矩還是麻木著一張臉,簡潔有力地應道:“是!”

奉命而去,劉承祐又看向張德鈞:“你覺得,李崇矩這個武德使,當得如何……”

“陛下所托,是其人!”

大漢乾祐六(953)年二月,漢帝降詔,宰相馮道以原職致仕,加尚書令,爵燕國公,移居洛陽休養。

循後,以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李濤,為中書左丞,居政事堂首座。

而自馮道去職,大漢朝堂,又翻開新的一篇,老臣盡去,新壯盈堂。國初以來的宰相,除了李濤外,已無一人在位。

而李濤,在大漢雖擢拔於高祖劉知遠,屬“前朝老臣”,卻也才五十多歲,還年輕。平日辦差,也還中劉承祐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