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2/2頁)

“你這還算好的,我所答題,竟是問粟米之耕種,這讓農人來答,豈不更好?”一人語氣中盡是哀嘆。

“我抽中的是稅收問題,需以術數核算……”

“原以為,最難的當屬策問,卻不想,這實務,如此刁鉆偏狹!”一名士子看起來,沒有答好,滿是哀嘆。

“我等遠者千裏來京,只為投效朝廷,為國效力。沒曾想,所學幾無用於試題,朝廷豈不是刻意刁難?”此人已然心懷不滿,就沖此見識,落第不遠。

“李兄不可妄言,據說此番制舉,是當今天子,親自出題,那實務,有別於常例,只怕也出自天子只妙想!”有機敏之人,趕忙勸道。

說著,瞟向旁邊一名,風度翩翩,嘴銜笑意的青年,問:“盧郎君,觀你氣定神閑,從容不迫,想來是成竹在胸了?”

姓盧的士子,年級很輕,即便用少年來形容,也沒什麽問題。其他人,也不由將目光投到他身上,只見他嘴角微微勾起,透著一股傲氣,說:“從天子所出之題來看,皆是事關國計民生,治政典事,所求者,如其名,需實務之才。天子要的,不只是讀書人。爾等若覺不公,未顯能長,或自覺文采斐然,就不當報進士科……”

其言落,有人恍然,有人心生不滿,只覺其傲慢。倒是發起問題的那名士子,看起來沉穩些,開口緩和氣氛,問道:“不知策問,盧郎君選的什麽題。是平蜀策,還是南北戰略?”

盧郎君笑笑,並未作答,背手而行,滿臉自信,逼氣迫人。

漢宮之中,已然籌備著中秋節慶,劉承祐履至集賢殿,這裏是集中批閱考卷的地方。批閱的考官,除了主考和凝以及兩名翰林之外,都是自題涉司衙抽調來的幹吏,各審其題,按照十分制打分。

兩千份試題,夜以繼日,不到兩日,便解決了。劉承祐至時,十名閱卷官吏,都滿臉倦容,蓬頭垢面,十分狼狽,畢竟吃喝拉撒都被約束在殿中。

劉承祐隨手拿起一張實務卷子,看了看,關於刑案的,回答了很多,書法漂亮,引經據典,內容詳實,總結而來,就是一個詞:依律判刑。然而,就是不落到實處,如何依律,依哪條律,判案流程,注意事項等,一字未提。

“讓這些讀書人,答此類題,是否太為難他們了?”劉承祐問和凝。

和凝顯然深明聖意,答道:“若只知死讀書,則非視事之才。縱刀筆文吏,亦需熟悉律例典制!”

當然,此番取才,實務題,只作嘗試,屬加分項,真正作排名錄用依據的,還在書文與策問。這一次,對於讀書人在實務上的要求不高,那畢竟可通過學習歷練得來。但是之後,就不一樣了,他也是想通過此次制舉,開一次風氣,為天下士人點名一個方向,實務興國。

“可曾判出頭名?”劉承祐問和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