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軍略(第2/2頁)

郭榮點頭,分析道:“而今,蜀軍主力近三萬人,由李廷珪統帥,屯於陳倉山一線,挫於堅城,銳氣已失,寸步難進,已至窘境。出走子午谷偷襲長安這等險計,都使出來了,隴州一線,亦無難進展,可見其黔驢技窮。於蜀軍而言,已成困局。其動兵已數月,靡兵靡費,已然入夏,天氣漸熱,料其已難支撐,用不了多久,當撤軍了!”

對於郭榮的分析,劉承祐顯然比較認可,盯著那張勾勒著前線形勢的軍事地圖,沉吟幾許,直接道:“可令趙暉、向訓做好準備,若蜀軍撤兵,見機而動,打一仗!養精蓄銳這麽久,既然來了,就不能讓其從容撤退!”

“樞密院這邊,即刻發令!”郭榮眼神之中流露些許笑意,顯然,皇帝的決策,很對他胃口。

“另外,告訴趙暉,軍需輜重,讓他不必擔心,朕會命閻晉卿,全力籌措,以補大軍!”劉承祐說道。

“是!”

三月,在派向訓前往關中的同時,劉承祐將原軍器監正閻晉卿調往關中,以其任事勤勉,克己奉公,將他擢為西南轉運使,專事鳳翔諸軍的軍需供應。

天子有詔,就地籌措。名曰西南,實則整個關中方鎮,都在籌措範圍之內,直接插手財政。同樣是削藩,一個地方一個做法,河東以軍、以法、以政,關中則先收財權。

三人相談之間,潘美走了進來,手裏拿著一份公文,見禮。回朝之後,以征淮之功,被調至樞密院為院事,掌北面將吏、邊防、國信之事。受皇帝所鐘,這明顯是要大用的前奏,上下多有艷羨者。

“何事?”折從阮問道。

潘美道:“河東邊軍制置,已成令文,還請陛下與樞相審議!”

折從阮親自接過,呈報與劉承祐,同時向他解釋著:“經過樞密審定,綜合河東邊情,臣等擬議,於雁門府置定襄軍,兵額三千,以楊業為軍使;岢嵐府置寧化軍,兵額三千,以李萬超為軍使;保德府置保寧軍,兵額四千,以折德扆為軍使。有此三軍萬卒,足保禦備!”

郭榮補充說:“原河東諸州兵馬,除選派東京之外,令置余萬軍,劃歸河東都指揮司,分駐各府!余者各令返鄉,或為氓吏,或為鄉兵,耕農結合,以保靖地方!”

事實上,經過朝廷這麽一番整頓,河東的那諸多軍隊,真正被裁撤掉的,只是少數。但是,層次更加清晰,朝廷的掌控力則大大加強。

“依制下發吧!”對此,劉承祐心中也早有數,稍微審看一番,便吩咐著。

“讓折使君、李萬超、楊業,回京述職!”想了想,劉承祐又道。

說著,瞟向折從阮,輕聲道:“折使君為國丈,說起來,這麽多年了,還未見過婦翁。戍邊多年,歷經寒署,著實不易,賢妃在宮中,也多有提及,念父之情,朕頗憐之,當使折公一家,團圓以敘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