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喪國之約(第2/2頁)

李德明趕忙道:“臣只希望,兩國能夠早息兵戈,還復太平!我主請示陛下,能否暫時休戰,以表納和之意?”

“自無不可!”劉承祐當即吩咐隨侍在前的參軍張貽肅:“即可擬詔,發往在淮南諸軍,暫停進攻,就地休整,待和議結果!”

“是!”

在劉承祐這兒,休整,估計是主要目的。畢竟取下壽春後,大舉南下的這近十日間,諸路漢軍,進展神速,但上下兵士,卻也不免疲敝。另外一方面,凡是皆有度,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更改策略,一張一弛之間,給李璟以希望。

“謝陛下體諒!”李德明道。

“至於這議和的細節,就由我朝工部尚書、水陸轉運使王樸,與你二人商議吧!”劉承祐說道,給王樸使了個眼色。

見狀,王樸立刻應道:“臣奉命!”

王樸的辦事效率,還是很高的,稍晚些的時候,前來復命,隨身帶著一封冊頁,恭立於禦前,念道:“經臣與之商討,初擬和議如下:其一,南唐割江北壽、濠、泗、楚、光、海、滁、和、揚、泰、廬、舒、黃、蘄一十四州與大漢;

其二,李璟去帝號以稱臣,改稱‘唐國主’,罷一切帝王鑾儀服飾僭越之制,以乾祐紀年;

其三,漢唐之間,以長江為界,互不侵犯,每歲進貢東京,金兩千斤、銀十萬緡、錢十五萬貫、茶葉五十萬斤、米糧十萬石。

凡此種種,請陛下審閱。”

“這都是我方提出的?”劉承祐問。

“第一條自是雙方共識。李璟若稱臣,第二條則為必行之事,天下只能有一位天子,那便是我中原大漢天子,其余割據地方,僭越稱帝者,都當一一剪除。進貢清單為偽唐所擬,臣在數額,有所增益!”王樸穩穩地答來。

點著頭,對其差事表示認可,劉承祐做出指示道:“先這樣吧,將約定內容,制成國書,讓李德明帶回金陵!”

“就放李德明一人?那鐘謨才是正使啊!”王樸有些奇怪。

劉承祐淡淡地說道:“朕知道,不過觀鐘、李二人,鐘謨疑思甚重,往顧不定,再放其回去,恐節外生枝。時下的金陵朝堂,對此和議,已是群情激湧,此書帶回,只怕更是沸反盈天了。就讓李德明,為我朝奔走吧!”

“陛下慮事周全!”王樸頷首。

“至於那鐘謨,就讓他暫時去同孫晟做個伴,對弈談天,吟風弄月,豈不為美?”劉承祐朝李昉吩咐著,一點也沒有覺得強扣使節有什麽不妥。沒辦法,誰教他拳頭大。

安排完,劉承祐將目光放到王樸身上,觀其樣態度,比其去歲,明顯蒼老了許多,發髻平添幾分灰白,眉宇之間,難掩疲憊。

劉承祐不由抽了口氣,竟然難得地動情說道:“王卿,辛苦了!”

話雖短,卻明顯多了幾分真心。

在北漢南征的過程中,東京算是大本營,宿、潁之地是中轉站,而王樸,就是負責中間環節的人,幹著繁雜負累的活計。

淮南十幾萬軍民糧食、軍械的供應,都需其負責,近十萬民夫的協調調度,不乏就地籌措糧餉,安民撫眾,乃至負責宿州的防禦。

使得天子帥師在南,而無糧械之憂,東京要占五分功勞,而王樸一人獨占五分。就劉承祐所聞,王樸經常曝霜冒寒,一連日夜,處置公務。

“卿忠於職守,還當保重身體,勿致操勞過度!”劉承祐勸解道:“你才四十六歲,卻已華發半鬢,朕不忍也!”

“陛下關懷,臣感激萬分!”王樸則恭敬一禮,平和應道:“陛下順天應命,欲行一統,成就太平。臣為禦下一走卒,能盡其心,效其力,存功用於國,心滿意足,何談苦累!”

“王卿真國士啊!”聽其言,劉承祐不禁感慨。

“張德鈞!”劉承祐突然喚道。

“小的在!”正沉浸在這君臣情誼中的張德鈞,身形一震,趕忙應道。

劉承祐吩咐著:“找禦醫,給王卿號號脈,看看身體。還有,禦用之良藥、補品,找些賜與王卿!”

“是!”

“謝陛下!”對此,王樸也不由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