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2/2頁)

“城中士卒,傷亡過半,丁壯更是難計其數,不容易啊!”陳思讓感慨一句,朝趙匡胤回禮:“不管如何,此番趙將軍於老夫及麾下將士,有活命之恩,此番惠澤,老夫記下了!”

“使君言重了!”趙匡胤發揮著他的交際屬性,顯得很謙遜:“在下奉命而來,破敵援應,本為使職所在,豈敢受使君之禮。再者,昨夜若非使君果斷出擊,又豈能那般迅速,破唐寨,退敵軍!”

聞其言,陳思讓不由頷首,看著趙匡胤,更添感慨:“趙將軍不愧為天子看重之青年俊才,勇略超群,南征以來,屢建功勛,威震淮南,又能如此虛懷若谷,異日前途無量啊!”

“不敢當……”趙匡胤含笑答道:“似使君這般,忠勇持重,幹練之才,方是國家棟梁,中流砥柱啊!”

“哈哈!”陳思讓不由笑了,指著趙匡胤道:“實言相告。當初朝廷以你為宿州團練,老夫輕你年小,不名一文。但如今看來,你趙元朗,何止一州之才啊!”

……

午後,經過一上午的休息,一夜之疲敝,有所緩解。查察、處置了一番軍政之務之後,陳思讓開始巡視城池,雖然唐軍退去,幾無破城壓力,但該有的謹慎,不敢有所怠慢。

山陽城南,隨趙匡胤援濟而的軍隊,就屯於此。一日夜的戰鬥下來,損失並不小,傷亡過半,即便唐軍素弱,但也不是完全任由漢軍屠戮的,尤其是攻堅作戰。並未選擇進城,唐營雖則已然破敗,但稍作拾掇,正可供趙匡胤駐軍,繳獲的物資也足夠補充。

陳思讓前來拜訪,正見營內,除傷兵、值守及羈押俘虜的士卒外,剩下近兩千兵集中列陣,趙匡胤則挎劍而高立。陣前,有數十名士卒,去甲受縛而跪,每個人背後都站著手執刑刀的甲士,場面異常嚴肅。

“話,本將前已講明,爾等可放心受刑,我會將爾等記於陣亡,為爾等家人謀一份撫恤,安心去吧!”盯著那些人,淡漠地一揮手,不顧那些士卒的求饒,下令盡數斬殺。

數十顆人頭落地,為剛取得一場大勝的漢軍,又增添幾分血腥與肅重。趙匡胤則上前兩步,高聲道:“本將再重申一遍,軍法無情,望自警戒,勿觸我法!”

“是!”士卒全軍齊應。

待士卒有序散去休整,得知陳思讓來訪,趙匡胤這才變了臉,面帶春風,迎了上去:“使君之來,未及相迎,還望恕罪!”

陳思讓自然不會托大,回一禮,對方才的情形,盡收眼底,不由好奇問道:“甫獲勝利,便斬士卒,那數十卒,犯了什麽軍法?”

看了看正被收拾著的屍首,趙匡胤笑容微斂,道:“昨夜急攻東寨,我降下軍令,自我以下,畏退者者死,全軍將士,皆踴躍向前,冒死而戰。唯有這數十人,臨陣卻步,綴於後方。此懼戰亂軍之徒,不遵我令,自當斬殺,以正軍威!”

“如何認定是這數十人?”陳思讓問。

趙匡胤說:“我命親兵,於其頭盔、背甲,劃下劍痕。今日復驗,將士多面胸受創,唯有這些人,完好無損,甲有劍痕,由是可知!”

點了點頭,陳思讓不由嘆道:“趙使君,治軍有法有度啊!我觀這宿州團練,精銳已可當東京禁軍了!”

事實上,陳思讓心裏,對於趙匡胤的評價實實在在地又高了一層,此人智勇齊備,膽氣十足,又兼韜略,將兵有法,心性還這般成熟,異日必成大器。是故,對於這個差不多比自己小了兩輪的將軍,陳思讓語氣間,不由帶上了幾分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