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2/2頁)

陳覺的語氣中,分明是自我安慰,當漢軍動手時,他便已然預感到,許文禛軍危險了。若是結陣,尚能自保,抵抗一段時間,若是撤退乃至亡命,那便是給漢騎任意獵殺的機會。

事實上,此時的陳覺已然有些後悔了,還是不夠穩妥,救援壽春,出合肥做做動作,讓漢軍有所忌憚即可,何需北進這麽遠……

在陳覺的授意之下,唐軍將校照其命令辟謠,安撫士心,自然是有些效果的。但是,下午時分,當漢騎押運著戰利品北來之時,唐軍全營寂然。

受到劉承祐諭令,慕容延釗領軍,特意往唐營這邊繞了些遠路,鐵騎、龍捷兩支馬軍在側,就如一場勝利遊行一般。聞訊趕來一觀,望著那有如長龍一般的俘虜、繳獲隊伍,陳覺捏緊了拳頭,直感老臉,又熱又疼……

“陳公,漢軍太囂張了,末將願率一支兵馬,出營襲之!”有唐軍將領請戰。

被陳覺毫不猶豫地拒絕了。至此,唐軍將校,軍心更造挫傷,士氣大跌,人心浮動,不少尚存志氣的將領,口吐怨言,太憋屈了。

所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如此畏敵如虎,何以抗拒漢軍?

漢營這邊,得知慕容延釗得勝歸來,天子劉承祐叫上將校,於營門親自相迎。

“區區小勝,怎勞陛下親迎!”就如往常,慕容延釗很是謙遜,謹守人臣之禮節。

“當得!當得!”親自將其扶立,劉承祐也做足了禮敬功臣的姿態。

雖然早從戰報中得知,此一戰俘獲頗多,但在營前,望著那大車小車,排到視野極處的糧食軍械,劉承祐還是不禁驚訝:“唐軍此番究竟攜帶了多少輜需?你這是要看花朕的眼啊,我們的營壘,只怕要被其填滿了!”

韓通則道:“這還是折損兩、三成之後的收獲……”

回營之後,劉承祐親自聽其匯報一番戰鬥細節,自是誇獎一番。同時,對於寧死不屈,以身殉國的許文禛,倒也不吝於贊美之言。

同時,許文禛一拿下,劉承祐這邊也正可騰出手來,從容炮制陳覺軍。對於接下來的作戰方略,劉承祐早有通盤考慮,一切都在掌控中。當時,劉承祐便下令,以千騎巡弋左右,全軍就地休整,為殲滅陳覺軍做準備。

而唐軍這邊,在陳覺的統率之下,就貫徹一個“穩守”方針。到這個境地,陳覺等人,方才意識到,當他們動身北上,遠離合肥之後,便已陷劣勢,至於結寨於固守,只是無奈之舉。

當然,若是真能憑借隨軍的糧械,堅守久一些,或真給漢軍造成一些威脅。但是,當戰爭的主動權拱手送與漢軍之時,唐軍能扛多久,本就是個大問題。

並且,有一說一,陳覺從頭到尾,能始終如一,保持初心,死守頑抗,至少在戰術上,還是給漢軍帶來的些麻煩。

五萬余人的營壘,如欲破之,可不是靠嘴說說就行的,還是需要費些功夫的。而在壽春,已然屯兵兩個半月,對陳覺軍,他沒有耗下去的欲望,他要速破之。

在休整的兩日之內,接受慕容延釗的建議,劉承祐將俘虜的南唐軍民中江北人區分出來,又揀其指揮軍官,威逼利誘,令其為大漢效力。

允諾之,所有人登記造冊,只要為大漢立功,戰爭結束後,賞賜官職、勛爵、錢糧、土地。這世間,從來不乏帶路黨,但見漢軍之強盛,不少人都動心了,再加漢軍的威逼利誘在,短時間便征召起了三千多輔卒。

對於這些樂於投效的識時務者,劉承祐很大方,當場便封了幾個指揮使、賞賜以州鎮官職,頓安其心。而這些降軍的作用,只有一點,攻寨。

乾祐五年正月二十,漢帝劉承祐親率大軍,正式向屯於淝水之畔的偽唐陳覺軍發起進攻,以其臨水立寨之故,劉承祐又自下蔡、壽春調了一支水軍來助陣。

水軍一至,唐軍腹背受敵,漢軍猛攻兩日而破之,生擒偽唐主將陳覺,軍使鹹師朗等以下數十將校投降。此戰,漢帝新設之懷德軍,死傷慘重,僅余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