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2/2頁)

陳覺以下,軍職最高者為老將鹹師朗,作為南渡北將,鹹師朗在南唐朝廷混得不錯,受到了李璟的重用。隨邊鎬平楚,因功拜為節度使,雖然沒當幾月,便狼狽而還。失地的罪責,大多被吸引在邊鎬身上,鹹師朗則繼續當著他的高級將帥,以熟悉北兵之故,在援應軍中,為行軍排陣使。

此時聞陳覺之問,鹹師朗神情鄭重,說道:“陳公,我軍自合肥發,一路北來,其勢如潮。原料漢軍聞之,當派軍攔截襲擾,然如今已近漢壘,猶不見漢軍動靜。以某觀之,其中恐怕有詐,還當小心才是!”

“此事,本將也有所考慮。試思之,是否我軍兵馬眾多,軍械充足,禦備得當,而漢軍兵少,圍城尚且勉強,見我早有警惕,故而不敢輕動!”陳覺說道。

書生之見,鹹師朗心中暗道,想了想,說:“在下以為,此番進軍,我軍已是準備充分,備足了糧草軍械。眼下,已至壽春遠郊,漢軍必然會有所應對。然不管其如何應對,我們只需穩紮穩打,不給其可趁之機,漢軍也不足過分忌憚!

我數萬大軍,平推至漢軍之側,即便不戰,礪兵以威脅其側,有壽春城內守軍相呼應,漢軍也必處劣勢。拖得越久,則形勢於我軍利,於漢軍則弊。”

“鹹使君之言,深合我意!”對於鹹師朗之言,陳覺看起來很是認同:“漢軍不動,我亦不動,傳令三軍,加固營壘,穩守寨墻,待探查清楚敵情,再作區處。漢軍久屯堅城之下,而今我數萬大軍周旋於外,漢軍必不敢再攻城,已起策應之效。我不急,該急的是漢軍!

傳令後軍許文禛,讓他不必著急,按照本將的布置,穩步進軍,北上與我匯合!”

“是!”

說來說去,陳覺有大軍在手,心裏稍有底氣,但真讓他與漢軍作戰,心裏還是發虛的,再加有皇帝李璟的告諭在,就穩著來,慫著去。若無視細裏,僅觀浮面,就壽春眼下的形勢而言,唐軍倒確是占優的。

唐軍兵多人眾,一旦打通糧道,勾連壽春,則可起到內外呼應之效,又兼主場優勢……反之漢軍這邊,千裏遠征,師老兵疲,已成兩面受敵之態勢。

稍晚些的時候,陳覺得報,聞唐軍北上,漢軍已停止攻城,固守營寨,並且營內歡聲甚多,在慶祝上元節。

聞之,陳軍雖然意外,卻也下意識地松了一口氣,念及上元佳節,將士苦於行軍,也下令,賞賜將士米肉。

而劉承祐得知唐軍的屯兵淝東的舉措,反倒更加輕松,與左右笑道:“若陳覺能再大膽些,近前二十裏下寨,朕擊之還慮壽春守軍之背襲。如今,呵呵……”

就在乾祐五年正月十七,晨,安安穩穩過了個節的壽春漢軍,在調整布防之後,劉承祐親率兩萬余步騎,過淝水浮梁,轉道向南,迎戰陳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