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決議南征(第2/2頁)

其六,遣使者南平、吳越兩國,共謀大事。

其七,便是定下了南征的軍政指揮系統,淮南道行營都部署,經過商議斟酌,還是選定了侍衛副帥王峻,慕容延釗為行營都虞侯。工部尚書王樸,為淮南道水陸轉運使,負責大軍後勤供給。宰臣們坐鎮東京,負責各類輜重補給的籌措,其中魏仁浦兼職京城巡檢;郭威以樞密使之職,處置全國軍令;另外,皇叔慕容彥超,被劉承祐拔為開封府尹,侯益那老頭幹得太久,給他挪了挪位置……

這幾道軍政之令,總體來看,仍顯得保守,在河北保留著隨時抗擊契丹的基礎。不得不保守,契丹仍在燕山一線的重兵,也值得這份警惕。而北邊的預警力度,還得根據契丹的情況,而作調整。

這也是劉承祐同樣宣布的親征淮南,卻暫時以王峻、慕容延釗在前線統軍征伐的緣故。在完全確認北方威脅解除之前,劉承祐還是打算坐鎮東京。

在天子意志之下,中書門下、三司、及樞密院就如上了發條的機器,在戰爭的頻道上,加速動了起來,一系列軍政要令,北傳南達。決心下定之後,劉承祐反倒輕松下來,開始全心投入到淮南戰略上。

未幾,收到了冀北都部署何福進的奏報,契丹皇帝遣使來朝,他已派軍卒護衛來京。

就在當日下午,遼使抵京,即被劉承祐召入宮中。劉承祐有預感,遼使帶來的,絕對是好消息。

自天福十二年北漢建立之後,近五年的時間下來,北漢與契丹之間,可謂仇深似海,互為攻伐,邊境之上,未嘗有一歲是安寧的,劉承祐的對外態度也是硬,一硬到底。時隔數載,這還是第一次有使節往來,並且是契丹人主動遣使。

就在崇政殿中,著魏仁浦、郭威作陪,劉承祐接見來使者,遼左客省使,蕭護思。

蕭護思原為遼之禦史中丞,總典群牧部籍,在南征大臣之列。耶律璟即位,以其有才幹,遷為左客省使,出使東京。

這是個中年人,臉上毛發旺盛,輪廓分明,一雙眼睛倒顯有神,進殿之後,四下打量著,面對北漢君臣的審視,也淡定如風。

至殿中,躬身行禮,聲音洪亮:“外臣蕭護思,奉大遼天順皇帝之命,問好大漢皇帝!”

從其意態,可見驕矜,不知是契丹十數年來對中原王朝養成的倨傲,還是刻意為之,想要不墮其威。

“免禮!”劉承祐擺了擺手,故作不知問道:“天順皇帝?朕若沒有記錯,你契丹之主,不是尊號天祿?何時改換,如此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