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睡王上位(第2/2頁)

在耶律屋質看來,耶律阮雖不如太祖太宗,但作為契丹皇帝,還是合格的。當初,那是經過述律太後及諸宗室、貴族認可,是合乎法統的。

雖然在治政方面,有些過於理想化,動作激進,但那是有為之主的表現。內部有矛盾,也是可以調節,相互妥協的。

但是,耶律察割這些人,為一己權欲私利,悍然兵變,不顧國家大局,累將士死傷如此之重,這麽多精壯兒郎,要多久才能重新培養出來,卻白白浪費在此。

耶律察割等人,當真國賊!

憤恨之余,對於耶律阮,耶律屋質又有種怒其不爭的感覺。對於察割之異心,他早有察覺,已屢次提醒,就是不加防備,反委以權,置於腹心,他奈其何。

同時,自己的內心,也分外自責。還是疏忽了,早知察割有異,為何不加強防備,致有此叛……

不提耶律屋質心中之五味雜陳,禦帳中貴族將臣們的戚戚之態,並沒有持續太久。

“現在,皇帝陛下被叛軍殺害,損兵頗多,軍心動蕩,國內也必將不穩,我等該如何料理?”一名大臣,開口說話了。

“南征的事,可以放棄了,這種情況,再去打漢人,和送死無異。在我看來,大遼不能沒有皇帝,先選出一人繼承皇位,將國家穩固主,才是眼前最重要的事!”另外一名貴族起身,接話說道:“此次叛亂的消息瞞不了多久,已然朝周邊擴散,如果時間拖得太長,國內必定生亂!”

兩個人的話,引起了共鳴,但同樣的,不少人目光中都帶有了一絲熱切。

火神澱之亂,死了那麽多大臣、將領,空出了不少職位。若是能擁立一個皇帝,那麽權力、地位、財富,可就都有了。即便在契丹人這邊,也沒有比謀國,利益更大的買賣了。

聽著周邊的議論,耶律屋質回過神,恢復了冷靜與鎮定。對於帳中那些貴族的小心思,他再清楚不過了,但對於彼輩的意見,卻也是認同的。

擡起頭,目光下意識地看向壽安王耶律璟,卻見這孩子,跪在那邊,竟一副昏昏欲睡的樣子,置帳中雜聲若罔聞。

對此,耶律屋質心中詫異,眼珠子一轉,稍一思索,不由暗嘆,不愧是太宗之子,這等大變,這般情勢,如此泰然鎮定。

很多人,都看向耶律屋質,從平亂的表現來看,已然壓服了不少人。

深吸了一口氣,在眾人目光下,耶律屋質起身,到耶律璟跟前,跪下道:“壽安王,先帝率師南征,然逢此大變,是國之不幸。今大軍在外,兵臨邊境,人心喪亂,為國家計,需立新主,以穩大局。眼下大軍之中,論身份、地位、才能,唯有壽安王可擔重任!”

“諸位覺得如何?”耶律屋質回頭一問,眾人皆稱可。

而此時,耶律璟似迷糊中醒來一般,墜了下頭,應了聲:“嗯。”

見狀,耶律屋質等人,立刻齊聲拜道,參拜新帝,口呼萬歲。

耶律璟見這場面,眼神仍有些迷離,愣了愣,嘴角揚起了少許笑意,一閃而逝。

有了皇帝,契丹大軍就重新有了主心骨,在耶律屋質等人的扶助下,新皇帝耶律璟接受大軍朝拜。而後帳議,以圖後計。

南征果斷被放棄了,政權順利交接,才是首要之事。先帝崩於叛亂,新主即位,當以穩定國內局勢,安撫人心為先。

在耶律屋質的建議下,遼帝耶律璟廣派使者,通報皇帝駕崩,新帝繼位的消息。

又整編大軍,分派將軍,遣心腹將校,率軍回上京、中京及國內諸要隘,通報消息的同時,也控制彈壓局面。

同時傳詔檀州的耶律安摶,著其收縮兵力,轉攻為守。其後在火神澱祭奠過耶律阮及其兩個皇後之後,耶律璟奉其棺槨東向,徑往檀州。

在東線,還有那數萬契丹精銳,需讓彼輩知新皇之威嚴,收服之,重作布置,才好率大軍回上京。否則對耶律璟來講,若不能取得耶律安摶的效忠,或將之控制在手,南部諸軍,恐成隱患。

事實上,有大軍在手,身份上又是根紅苗正,還有平叛亂,收拾後事之功,耶律璟繼位,並不會引起多少人的反對。更重要的,是擱置南征,直接受到了不少貴族部民的擁護。

耶律屋質,還向耶律璟提出了一個建議,便是遣使南下,與漢帝聯絡,商議兩國彌兵交好,恢復邦交。

他們這邊出了大狀況,劉漢朝可還在大規模地動員,準備大戰。這等情況下,於契丹而言,是萬萬不能起戰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