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老臣凋零(第2/2頁)

年初的時候,劉審交體衰染病,臥於榻,劉承祐聞之,原有意讓其致仕,頤養天年,為其所拒絕,直言汝民未安,不忍棄之。

為了照顧老臣的意願,劉承祐下詔獎譽之,同時賜與名醫良藥,也算續命,又令汝州僚屬,分擔政務,務致其勞。對於天子的恩遇,即便以劉審交之老練,也不由感激涕零。臥病期間,面對探視之人,常動情而嘆,說自己古稀之年,猶得明主,雖不逢其時,此生亦足。

就像相互配合一般,劉承祐與劉審交這對少老君臣之間的深情厚誼,被宣傳得很厲害,流傳甚遠,廣而譽之。

如今老臣終究逝去,也算壽終正寢,但劉承祐仍舊表現出了悲痛與不舍,下令廢朝三日以哀之。謚以美詞,追其身後之名,讓馮道親自寫了一篇訃告,詳述其功德品行。汝州百姓群而上書,欲為劉審交立祠紀念,從之。同時,蔭其子孫,補勛官。

對於劉審交,劉承祐是表現出了十分的心意。

其後,劉承祐開始反思己過,痛定思痛,召集群臣,言:劉文惠公(朝廷所定劉審交謚號),年逾七十,任用其勞形,受公務之苦,實不恤老臣,是朕之過失。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然後,為體恤下情,以免老臣持續凋零,劉承祐下詔,讓東京朝堂上,年紀過長且體弱者,賞錢糧,以勛官致仕。

結果便是,中樞諸職司、衙署,無論軍政,一下子空出了三十余個品秩不一的職位,這些職位,多擁實權。

北漢接收了梁、唐、晉三代,乃至於李唐遺臣,這些人縱非昏聵,也是老邁不堪,實在跟不上當今天子的腳步。

是故,必將陸續被劉承祐清除出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