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馬楚內亂(第2/2頁)

結果,當然未如馬希廣之意,劉彥瑫此人豪氣有余,才幹卻也難撐馬楚基業,在朗州疏忽大意,竟中了馬希萼惑敵之計,被斷了後路,湄江之上,乘風縱火,欲焚馬希萼的朗蠻聯軍,誰料風向頃刻之間逆反,反自焚。

劉彥瑫既敗,幾乎覆沒,獨余殘兵南返。而另一路張暉軍,聞敗訊,即撤軍回長沙西北小縣益陽,馬希萼派軍三千急攻,敵軍未至,而張暉先遁,結果造成益陽守兵群龍無首,死九千余人。

連續敗兵折將,再大的家業,也經不住馬希廣如此折騰,眼見勢漸孤微,馬希廣急遣使北上東京,向北漢爸爸求援,希望劉承祐能替其做主。

那個時候,大漢國內,滅佛之事,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劉承祐哪有余力插手。僅僅下詔,命馬氏兄弟罷兵,各守其地,至於有什麽效果,大漢天子心知肚明,甚至,他本包藏禍心。

不過南方之事,用牽一發而動全身來形容,並不過分,馬楚內亂,牽扯的便有荊南、南漢以及南唐了。是故,劉承祐命人,加強了對湖南之亂的關注。

而馬希萼那邊,受北漢天子詔書,大怒,彼時他已在對馬希廣的戰事中占據上風,只覺劉承祐偏幫馬希廣那個無能之主。於是乎,憤而向南唐稱臣,請求發兵助他攻潭。

自湄水之戰,以及益陽之戰,連番大敗之後,馬氏兄弟之間攻守異勢,馬希萼轉守為攻,提兵南向,再度朝長沙進軍。

而劉承祐收到軍情,便是十一月朗州兵的進展。至如今,馬希萼率軍南下,破關拔寨,招降納叛,已軍臨湘江,兵鋒直指長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