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三月為期(第2/2頁)

史弘肇、郭威,余者不論……

至於擔心郭威趁機擴大在禁軍中的影響力,結黨斂權之類,劉承祐會有所防範,但不至太過。

一者,劉承祐更加強調的是,樞密院在此次整軍中當起到的作用,郭威代表的,是樞密院的權威;二者,此次大整軍,除了強化禁軍戰鬥力之外,本就是為了弱化侍衛將帥的權力,轉而增強他這個皇帝對禁軍的掌控與影響。

……

禦前會議之後,劉承祐對於禁軍的整飭動作,正式展開。東京禁軍各軍,依次進行變動。

對於殿前諸軍的組建,劉承祐是當真將侍衛司的墻角都給挖塌了,以內殿直、小底、龍棲三軍為根本,大量其他軍隊的勇銳軍官、士卒,都給劃歸殿前司。年輕的軍官中,似高懷德、李重進、趙匡胤、張永德等人,都在其列。西征河中平叛過程中,功過軍官的升貶,一道在整軍中體現。

而剩下的侍衛諸軍,劉承祐又自龍棲、小底兩軍中分撥出一批可靠軍士,用以充盈新編護聖、奉國、興捷、武捷四軍的組建,並且借機提拔了一批資歷不足中下級軍官。

涉及到十數萬人的整頓,當然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工程,但自啟動之後,便如登上馳道的馬車,不達目的,誓不停歇。

在這個過程中,劉承祐當然是躬親是問,隔三差五,便要親自巡視新舊諸軍,撫慰軍心,煊示存在感。

當然,免不了的,是軍職被貶、遭受裁汰的一幹軍卒,彼利益受損,自不會輕易罷休。由於劉承祐對於軍隊的嚴密監控,有聚眾鬧事者,皆為所擒,火速平滅。

早有鑒於此,對於裁汰下的老弱,劉承祐主要安排了三個去處。一為禁軍輔兵,這是應有之義,待遇減半;二為京畿州縣巡檢士卒;三放置於地方,準其還家,為鄉裏職吏。

同時,針對禁軍將士,劉承祐新出台了一份軍功授田的政策……

多管齊下,在劉承祐及郭威等將臣嚴密掌控之下,大漢禁軍的軍改,就如劉承祐所期待的那般有序推進,雖然免不了波折,但整體平穩。

為此,劉承祐在這段時間內,完全沒有在其他方面,進行折騰,就為了營造一個安穩的整軍環境。

甚至於,高祖劉知遠的喪葬儀式,都給耽擱了。

在初入十月的時候,楊邠報,“睿陵”終於修建好了,而劉知遠的遺體,還躺在宮中的冰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