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議取淮南(第2/2頁)

“北兵強悍,然我朝國力屬實不足,生民困苦,非十年以上,勢必難以恢復。”

“而偽唐,自其先主代吳自立以來,得以據江淮泰半膏腴之地,潛心經營十余載,民殷國富,人心歸附,擁兵十數萬。前番又得以出兵平閩,其勢正盛!”

“以大漢之軍力,倘若發兵南下,奪淮南尚且不易,更遑論渡江而滅之。”

王溥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大漢空有強兵,但沒錢沒糧,提兵南下占便宜都不容易,要滅南唐,則更難,這強兵,估計還有打個引號。而對大漢的國庫,有著異常深刻認識的劉承祐,聞之當然更是深有感觸。

見天子面浮思忖,王樸又在旁,補充說道:“即便陛下欲發兵南取淮南,亦需做充分準備,否則短時間內,必難竟全功。”

“說說看!”劉承祐看著他。

在抒發胸中韜略之時,王樸顯得眉飛色舞的:“其一,大漢經亂未治,需要耗費時間,革除弊政,養民生息,恢復國力;其二,當各整飭吏治,強固禁軍,使軍政平穩;其三,當練水軍,江淮之地,河渠縱橫,又有運河相依,南軍更習水戰,如無水師策應,貿然南下,必然受挫!”

“如此三者,非三載難以有功效,即便如此,陛下還當做好與唐軍血戰的準備。偽唐國力尚強,唐軍戰力猶在,淮南之地,當偽唐半壁江山,定然不會輕易放棄。”

“即便如此,大漢還需考慮到其他諸國的反應,尤其是做好北疆的禦備……”

聽王樸這滔滔不絕之論,劉承祐回了神,語調輕松道:“聽二位之言,倒是料定朕會發兵取淮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