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制舉進展(第2/2頁)

聞趙上交的回答,劉承祐還沒反應,陶谷嘴角卻是一勾,拱手道:“陛下,臣聞地方多有官員肆意妄為,收受賄賂,得不親試而得解者。這些濫竽充數之輩,可同樣有解書……”

“那畢竟是少數。”趙上交臉色不好看,反駁道。

“報備士人中,其所得解書,可多為前朝所發……”陶谷又陰陰地道:“而況,陛下親開制舉,應試者不足兩百人,如此寒酸,可曾想過陛下與朝廷的顏面?傳將出去,豈非讓天下人誤會,朝廷不得士心?”

“朝廷所選,需良幹之才,是要為官治民的,若無德才,寧肯不要!”趙上交胡須一挑。

見兩人快在禦前吵起來了,劉承祐擡手止住爭端,沉著臉,好生思量了一會兒,擡眼道:“二卿之言皆有道理,規矩自然是要立的,但朕求才若渴,自當打破窠臼。這樣,此次乃國朝初舉,開特例,應試適齡士人,不看資歷,不需解書,皆可與試。”

“為免濫竽充數者,可組織翰林、六部郎官進行一次初步篩選,再參加正考。另,於考校之事上,嚴格把控,行寬進嚴拔!”

劉承祐語氣雖顯平淡,但儼然不容置疑,陶谷立刻應道:“是!陛下英明。”

趙上交呆了下,也只能無奈道:“臣遵命!”

“制考日期定於何日?”

趙上交答:“原定於本月二十日,如今……”

“延後一個月,改至八月十四,放到中秋節前吧!於尚書台報備日期,截止於八月九日!”劉承祐直接吩咐著。

“是!”

兩個人同時應道,都知曉,經劉承祐這麽一變,尚書禮部與他們兩知舉,又有得忙了。

不過相較於趙上交的郁悶,陶谷則顯得輕松多了,甚至有些得意,至少,這一次趙上交在皇帝這兒吃癟了。

眼珠子轉了轉,陶谷又主動道:“陛下,此詔下,天下應試之人必定成倍增長,監考官員還需增備。另,已至東京的讀書人,臣觀多有貧苦之人,衣食難足。再拖一個月,只怕其在東京,難有棲身之資!”

“陶卿所慮甚是!”劉承祐點頭,直接說:“已報備尚書者,可憑所發公狀,至開封府領取錢糧。著侯益,酌情發放!”

“陛下仁德!”陶谷立刻恭維。

此舉,劉承祐可得士人之心,作為提出建議的陶谷,也可借此提高名望,再加同知制舉的身份,他幾乎可以想象,自己能從中得到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