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移鎮之議(第2/2頁)

去歲大漢初立之時,劉知遠針對中原、河北、關右諸節度,已經做過一次調換了。

劉承祐此番,顯然是也動了心思了。但是,出乎他意料的,遭到的群臣的反對。而這一次,連郭威都對劉承祐進行勸阻。理由雖然不少,但核心只有一點,以此時大漢仍處困厄的處境,不可貿然動地方。

咨之以魏仁浦這個如今劉承祐最信重的大臣,魏仁浦只是很清楚地向劉承祐提出建議。待到解決河中李守貞,樹立朝廷威嚴,再對方鎮進行調整,未為晚也。

難得見群臣統一認識,劉承祐自虛心納諫,沒有一意孤行。

對歸德軍節度使的任命,劉承祐最後選定了吏部尚書張允,就是此前因“駁赦論”而得到劉承祐好感的大臣。以此君鎮宋州,也算是開了大漢朝,文臣節度地方的先河。

細數遍及大漢朝的諸節度們,能力、德行自是有所差別,但是,清一色的都是武臣。這已然是“五代”後期,仍舊是這種情況,試思之,當真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