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殿議(第2/2頁)

“是!”

至於修刑律以及國史著書之事,顯然大臣們並不是特別上心,除了範質以及魏仁浦之外。稍微提了兩句,也就揭過去了。

而今朝堂之上,似楊邠、王章者,關注的,還得數兵馬、錢糧、邊防事務。甚至於,在楊邠看來,科舉都沒必要進行,選些儒生來做甚?要官員,自有朝臣舉薦,抑或地方簡拔。

只是劉承祐一力推行,讓他反對,都顯得有心無力的。

僅議朝會政策,便耗費了近一個時辰的時間。命人奉上新茶,君臣品了一盞茶,舒緩一番後,劉承祐再度發問:“諸卿可有事奏?”

話剛落,沒怎麽說話的竇貞固主動進言了:“陛下,開封府尹之職已空缺三月有余,無人權領,徒以判官主事,名不正言不順。近來府事堆積,已致政怠。請陛下,斟酌人選,主其事!”

對此事,劉承祐還真就要好生斟酌一番。開封府尹,可是個重要的職位,統京畿之政,確實不好一直空缺者,但以其重,也非一般人能與之。事實上,不多想的話,劉承赟的皇兄弟劉承赟、劉承勛會是個不錯的選擇,哪怕僅虛令其職,但是,劉承祐顧忌會釋放出一些容易讓人誤會的政治信號……

“散議之後,眾卿可各擬一人選進奏,朕再行審決之。”自己暫時想不出個人選,只能群策群力了。

“是!”

又議了一會兒,都非什麽要緊事。眼見群臣都疲憊不已,劉承祐頓了頓,掃視一圈,終於沉著聲音,問道:“最後一道議題,關於蘇逢吉,朝廷當如何處置?”

此言一落,眾臣立時都來了精神,同時心中也暗道,總算替到了。宰臣被下獄這麽重要的事情,是不可能避開的。

事實上,針對於此,朝廷上下,明裏暗裏已不止議過一次的,包括在場的大臣們也一樣。不過,真等劉承祐問到的時候,一個個反而不說話了。

“怎麽都緘默不語?”見狀,劉承祐淡淡然地說道,看向楊邠:“楊卿,你覺得呢?”

被點到名,楊邠只老眉輕褶了一下,擡眼注視著劉承祐,慢悠悠地擡手,卻不拖沓,直抒胸意,道:“蘇逢吉為宰臣,不可大意處置,需服人心。以臣之見,著有司推鞫其罪,依法論處即可。”

“諸位覺得呢?”聞言,劉承祐嘴角稍微揚了一下,問。

“臣附議。”

意見基本統一,沒有替蘇逢吉說話的,蘇逢吉以其平日的為官作風,人緣也確是差勁。

“既如此……”劉承祐看仍舊看著楊邠:“以大理寺、刑部、開封府三衙審之,楊卿,你為主審!”

楊邠一愣,眼神中閃過意外,稍顯遲疑地應下了。

“諸卿可還有事要奏?”已經十分疲憊,深吸了口氣,劉承祐象征性地又問了句。都看得出來,劉承祐已無意再議,當然,群臣也一樣。

“官家,臣有事奏!”開口的,是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