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李業告狀(第2/2頁)

劉承祐瞥著李業,神情配合著冷了下來,凝起了眉頭。

心中則默默感慨,估計原主,就是這麽被李業這等近臣在耳邊念叨,起殺心奪權,最終落得過身死國滅的下場。

對李業所說,劉承祐只聽了個三成,劉承祐不在的時間內,楊邠領銜群臣,穩定朝局,還算兢兢業業,雖然政由彼出,多秕政,有不少處置,都待商榷。以如今大漢朝廷的局勢,根本沒有楊邠專權的土壤,其也沒道理那麽囂張。

李業所告,大部分都是誇張之辭,只是他被楊邠欺負得慘了。從一開始,楊邠就不同意李業當宣徽使這種禦前要職,及其遷拜,更是藐視,看其不順眼。在他秉執國政之時,李業在其面前,當然只有吃癟的份兒,根本不容其插手國事。

而李業,一向受太後疼愛,受不得委屈,告以李氏。但外廷之事,李氏也不好貿然插手,只是默然,讓李業低調些。最大的靠山不給力,李業也只能憋著,一直等到劉承祐還京。

事實上,李業有一點倒誤會了楊邠,他的職權被侵,實則是有劉承祐暗中囑意的。劉承祐自己,也不放心李業,以其為宣徽院使,也只是給李氏面子。

當然,劉承祐西巡的這段時間,東京朝堂確實不怎麽安穩,西京的事情,同樣牽動著東京的政局。消息不斷東來,尤其是蘇逢吉下獄後,便人心浮動起來了。

而楊邠,也確有攬權之舉。他與蘇逢吉歷來不合,蘇逢吉的倒台,讓他意外之余,也竊喜。在東京,罷免查辦了大量職官,都是蘇逢吉的黨羽,那些人,黨附蘇逢吉,大部分都是些壞吏。

事實上,也是劉承祐打算清理的,楊邠這倒是做在了劉承祐前頭,省卻他不少功夫,還給國庫增添了一些“收入”。蘇逢吉此前賣官,能買得起官的,總歸有些家產的。

同時,還吸引了一波仇恨。史弘肇與楊邠,若沒有此前的齟齬,用來辦些吸仇恨的事,真的還是挺不錯的。

對於李業此番到自己面前進讒,劉承祐的心態倒是放得挺寬的,不過仍陰著臉以作安撫:“舅舅受委屈了,先回去休息吧。對楊邠,朕會有所申斥。”

“官家,如不整治楊邠,必致國將不國啊!還請官家早做打算。”聞言,李業有些不滿意,緊跟著請道。

見狀,劉承祐也有些不耐,擡手止住他,沉聲說:“舅舅。楊相乃國家宰臣,朕豈能因言而輕易問罪!”

“蘇逢吉也是宰臣,還不是說下獄就下獄了……”李業嘀咕了一句。

聞言,劉承祐眉目一陰,盯著他。

殿中氣氛頓時沉凝起來,李業擡眼看著劉承祐,但見他那陰惻惻的目光,不由心中一寒,終於老實了些,稍微低下頭。

稍稍舒了口氣,劉承祐說道:“舅舅為朕之親戚股肱,在朝上,與臣僚們,還當相互扶持,共顧江山社稷!”

“是!”

沒能達成目的,李業很是失望,意興闌珊地告退而出,不假思索,又朝仁明殿去了。

劉承祐這邊,還在思考著朝中的情況,得知那邊的消息,臉上也是有些不自然。

“此人老是去太後那邊,實在讓人討厭。”劉承祐暗暗嘀咕著,語氣有些冷。

李氏真的是個賢明的太後,慈愛的母親,劉承祐對其也多敬重。但是,想到其對李業的偏私偏愛,劉承祐又難免不生出些“忌憚”。

他這個孝順的人設,已經經營許久了,當真不希望有一天,會因為這個不成器的舅舅,影響到母子間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