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2/2頁)

這還只是蘇逢吉一家,東京的朝臣,多多少少都有學之,連一向以清廉著稱的楊邠,在洛陽城內,亦有兩棟宅邸,洛陽周遭的土地同樣有他一份。據說,是楊邠的幾個兒子派人所置。

東京有多少官員,洛陽又有多少官員。開封城在天子腳下,故沒有多少人敢肆意妄為,洛陽這邊就不一樣了。

具各方面的消息,大概做個估計,洛陽周遭的土地,有約八成都為大小官員所占。至於李從敏在西京展開的屯田,只是很小的一塊規模。

而由此牽扯出了一個問題,便是隱戶的問題,光有地可不行,他們得找人耕種,於是大量的無主農民,成為了他們的莊客佃農,並且很可能是“被自願”的。

畢竟朝廷的政策在,只要登記籍簿,便可得到屬於自己的土地。但是,政策也是要人施行的,而施行的人,基本上都是這些占田的官僚階級。

似乎,是個惡性循環。

各地流民,本該屬於朝廷所令,分配土地的自耕農,為朝廷繳稅納糧的!封建時代,自耕農才是朝廷財稅的來源的主力軍。

也就是這個年代,人口稀少,到處地廣人稀,在土地上基本沒有太大的矛盾。但是,洛陽的這等反常的兼並現象讓劉承祐異常心驚。他仿佛看到了,富者有彌望之田,貧者無卓錐之地的景象。

當然,全國各地,不至於都如此,洛陽自有其特殊性。但是,這樣的情況,如不壓制,一旦擴散開來,國家必然不穩。想得遠一些,只要天下恢復寧定,人口進入暴增階段,用不了幾十年,估計整個國家又要迅速地陷入土地矛盾那個怪圈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