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座談會”(第2/2頁)

不敢或者不欲對太後李氏不滿,那心裏的不快,只有轉移到楊邠身上了。繼位以來,時間雖然短暫,但劉承祐這邊是暫且放下了對楊邠的動作,想要安穩過渡。

就登基前後,原以為楊邠已經被完全壓制住了,但是沒想到,深受打壓之下,此人竟然又起了心思,居然不安分地想把太後牽扯進來。也就是李氏明理大義,否則太後若幹政,於劉承祐而言,絕對是件麻煩事。

牽扯到孝道,牽扯到人設問題,最重要的還是牽扯到朝堂的穩定……

食指敲在腿下,劉承祐鎖眉沉思,他在猶豫,要不要,召見王景崇。

“官家,禁軍將領們都到了!”思慮間,內侍前來稟報。

聞報,劉承祐只得暫且壓下心思,緩了緩精神,吩咐著:“宣!”

禁軍的高級將帥們,在繼位當日,劉承祐便接見過了。此番,卻是針對侍衛司下各軍都指揮、虞侯、廂指一級的高級軍官,他們才是十三萬東京禁軍的一線統軍。

幾十名禁軍將領,使得垂拱殿都有些擁擠,劉承祐則是嚴肅而不失坦誠,一個一個地叫過名字。

在場之人,有原河東的將領,有孫立、韓通這樣的天子親將,當然原“晉軍”將校。基本上,每個人,劉承祐都能叫得出名字。

“都坐吧!”

“點名”之後,劉承祐帶頭,走出殿中,席地而坐。殿外,日頭正好,春光明媚,比起殿中的拘束與壓抑,要舒適得多。這番自然親近的表現,讓眾將感新奇的同時,也難免為其氣度所染。

同時,命人給每人奉上茶,然後,大漢皇帝與禁軍高級將領們的第一次“座談會”,正式召開。

“朕初登宸極,諸事纏身,到如今才召見諸將……”

基本上都是劉承祐在講,在將軍們面前,他的話難得地多了些,回憶創業辛苦,感慨時局艱難,勉勵眾將職守,展望大漢未來……基本上就是這一套。面對天子垂訓,一幹宿將聽得很認真,完全沒有打瞌睡的。

然後是一番暢談,由其各抒己見,發表想法,提出一些建議。眾將對此,初時還有些不適應,尤其是見到有專門的官員在旁記錄之時,大老粗們都識趣地閉上嘴,光聽不說,以免出醜。

最後,這場“座談會”,還是演變成對關中抗蜀之戰的討論。對此,眾人的興趣明顯要濃厚一些。

自午後,一直持續到晡時,方才結束,眾將退去。對於這些將校,劉承祐暫且並不奢求其忠誠,那實在是不現實,但是,暫且拉近一下關系,加深一下劉承祐這個皇帝在他們腦中的印象,還是可以的。

而在這些將領中,還是有不少人才的,或智或勇或烈。除劉詞、王殷、杜漢徽之外,尚有王全斌、王彥超、史彥超等人。

這個時代,名為“彥超”的人,還真的不少,鄆州有個慕容彥超,鄜州還有個張彥超……

另外,還有個名為趙弘殷的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