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太子妃(第2/2頁)

劉知遠視朝,除了接受群臣朝拜之外,便是改禦名劉暠。畢竟“知”、“遠”兩個字,官士民之間太過普遍,都需避諱,實在太擾民了。當然,改個名字,說不準就轉運了呢。

然而,劉知遠的身體,真的是扛不住了。理政不過三日,便又去養病了,再度由劉承祐監國。

在老皇帝理政的三日內,只降下了一道詔書:諸道行軍副使、兩使判官並不得奏薦。帶使相節度使許奏掌書記、支使、節度推官;不帶使相節度使,許奏掌書記、節度推官。其防禦團練判官、軍事判官等聽奏。所薦州縣官,帶使相節度使許薦三人;不帶使相二人;防禦、團練、刺史一人。

這是一道“限官令”,以天下官員泛濫而致常有濫竽充數,各道州節度、軍使肆意發掘提拔親私之故。

當然,這道詔旨,仍舊只是表示一下朝廷的態度,明令在此,日後等朝廷騰出精力,便可依此清除那些不符合程序,未得到朝廷認可的官員。前提是,大漢朝廷得有那個實力,基本上,得輪到劉承祐日後去頭疼。

“殿下,這些人?”政事堂內,宰臣李濤看著劉承祐給他的一份名單,目露遲疑。

中原兩畿,屬朝廷直接控制的地區、州縣,尚缺不少實職官員,朝廷有意提拔空缺。但一時間,哪裏能找出那麽多人來,劉承祐有意開科考,但那不可一蹴而就,故短時間內,只能內部提拔了,各臣都推出了一些人選。

這種機會,劉承祐怎麽也得安插點人……

“以上的官員,相公但可使人考察,量才提拔任用!”劉承祐坦然地說道。

“是!”

劉承祐提供的這些人,可是這一年多以來,小本本上記錄的“白名單”。從河東到潞州,再到成德,直至東京、鄴都,就那麽二十來人,或許沒有什麽經天緯地之才,但能做事。如今這天下,就卻能踏實做事的人才。

“殿下,關中有消息了!”郭威親自來報。

“講!”劉承祐精神大振,開年以來,基本就盯著關中局勢了。

“蜀將李廷珪率軍攻子午鎮,欲襲長安,王峻親率騎兵,繞襲其後,連同晉昌軍節度趙匡贊兩面夾擊,大敗蜀軍。斬首兩千余,子午道蜀軍潰敗!”郭威匯報著:“隴州、散關的兩路蜀軍,聞敗訊,按兵不進,鳳翔節度侯益上報,其閉壁以拒蜀兵,恐兵少,請求朝廷支援!”

“這是今歲以來,孤聽到最鼓舞人心的消息了!”劉承祐的表情沒能繃住,難得地喜形於色。

“範質!”

“請殿下吩咐!”已經被劉承祐調到政事堂的範質立刻應道。

“擬一份嘉勉詔書,發傳關中!”

“是!”

事實證明,派王峻統軍西去,確實是用對了人,這個人真的有幾把刷子。在子午鎮擊敗李廷珪之後,應侯益之“邀”,火速領軍西進,直抵鳳翔,入駐陳倉。

從禁軍進陳倉始,原本危如累卵的關中局勢,一下子穩定了下來。雖然蜀軍仍未甘退,但是,已不似此前那麽讓人感覺危險,蜀軍的戰鬥力,實在難使中原強兵忌憚……

關中局面好轉,東京這邊,劉知遠的病卻有惡化的征兆,偶染寒風,竟至昏厥。

二十日,劉知遠下詔賜婚,冊封泰寧軍節度使、檢校太師、侍中、岐國公符彥卿長女為太子妃。

算是以太子納妃,為其沖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