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還朝(第2/2頁)

趙延壽也是在城中宣傳,幽州若失,契丹人必屠城,這一點,大部分人都堅信,沒理由不相信。果然,把遼軍給熬退了……

撤退之前,耶律阮十分不甘地派騎兵,於涿、易搜掠,甚至有囂張者繼續向南,被慕容延釗、李筠合力擋了回去。

幽州這場鏖兵,以遼軍攻城未果北撤告終,但前後,遼軍除了耗費了大量物資外,兵力的減損並不大,但是,收獲也很幹,可以用得不償失來形容。

契丹國內,經過這一年的大喜大悲的轉換,戰敗、內亂,又傾盡國力來取幽州,失敗。本就艱難的契丹,這個冬季,一定十分難熬,比大漢朝廷好不到哪兒去。

至於幽燕,雖然軍民合力,擊退了遼軍,但經此動亂,用民生凋敝都難形容其苦痛,各州滿目瘡痍,幾成廢墟。趙延壽報,幽州城內外,死漢民四萬有余,更遑論其他。本是秋收時節,田畝中的糧食,也大部分被遼騎搶掠、破壞,燕軍處於被挨打,只搶收到了一小部分。

今歲冬,幽燕可能還會死更多的人……

對幽燕的局勢,劉承祐實則早有過推演與猜想,但真當這樣的結果成為現實的時候,劉承祐有些自閉了。

拿著北邊發來的奏報,劉承祐只覺沉甸甸的,有些恍惚,他心裏已完全沒了當初“奇計”告成的自得與喜意。基本可以說,幽燕之殤,皆出於他的手筆。

日後的史書上,定然會記上那麽一筆,周王毒策亂幽燕,縱使用春秋筆法美化一番,此策背後的累累屍骨,是怎麽都無法抹除的。

事實上,幽燕的漢民,在契丹統治的這十年中,勉強能夠用“安寧”來形容,至少,在幽燕境內,享有了十年的太平。

有那麽一刹那,劉承祐甚至自我懷疑,自己的做法究竟對不對。

“我,是不是做錯了?”與劉知遠對案而坐,劉承祐沉著一張臉,低聲問道。

見他這副表現,劉知遠則直接呵斥道:“你什麽時候這麽軟弱了?當初,在朕面前,是怎麽樣意氣風發地敘說幽燕之議的益處的?”

劉承祐面皮抽搐了下,以幽燕之亂,減輕北國疆防的壓力,換得大漢天下的穩定。說得,卻是挺輕松的。但是,這大漢江山,穩定了嗎?

“異日如欲北取關山,寧禍幽燕,也不可使其為契丹助力!”劉知遠冷冷地盯著劉承祐。這些想法,當初也是劉承祐說與他聽的。

聞言,沉默了許久,劉承祐終於平視劉知遠,看著老父那蒼老面孔上的堅定表情。拱了拱手:“兒臣,明白了!”

劉知遠氣勢又慢慢地弱了下去,佝著身體,思量了一會兒,召來人吩咐著:“著中樞遣使,北上幽州,替朕嘉獎燕王,勉慰抗擊契丹的將士,祭奠死難的軍民。”

“另外,傳詔,對南逃的燕民,著成德、橫海、義武三節度,並瀛、莫、祁、泰諸州將吏,盡量收容安置……”

“是!”

劉承祐是麻木著一張臉,回到自己的帳篷的,新婦高懷瑾安分地待著,見到劉承祐那張臉,有些詫異。

南歸途中,兩個人也慢慢地有了些交流,在高氏眼中,劉承祐臉上雖然甚少有什麽表情,平日裏不露聲色,但像這樣,明顯地心情不好,卻還是頭一次見到。

“殿下。”高懷瑾試探著叫了聲。

“嗯。”劉承祐隨口應了聲。

坐在行軍榻上,沉思著。見他這副模樣,高氏沒來由地,母性泛濫,跟著坐了下來,輕輕地挨著他,溫柔地探手,握住他的手。

觸碰之間,嚇了一跳,她發現劉承祐的手格外地冰冷。不過很快,柔柔地將劉承祐的手,拉著自衣衽放入其衣襟內,貼著細嫩的肌膚,給他暖手……

手被溫熱包裹,劉承祐回過了神,扭頭看著高氏,見著玉容微蹙,忍耐著胸脯間的冰涼。劉承祐拿出了手,嘴角竟然揚起一道笑容,這是高懷瑾第一次看劉承祐笑,只是不夠暖。

“去拿點酒來,陪我喝幾杯。”劉承祐聲音仍舊平淡。

聽聞其吩咐,高氏立刻順了順胸前的綾亂,應聲而去。

劉承祐本不是什麽脆弱的人,早已恢復過來,他只是在反思。透過幽燕之事,他又有了一層更深的體悟。到了他這個身份與地位,真的是一條建議,一個策略,甚至一個想法,都關乎千萬黎民的生死榮辱。日後,萬事都得慎重,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