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準備殺雞(第2/3頁)

論嘴皮子,講道理,史宏肇當然不是楊邠的對手,臉上老肉一跳,正欲強言耍橫,蘇逢吉站了出來。瞥了楊邠一眼,朗聲道:“楊相此言差矣。杜重威擁兵自重,違背陛下意志,對抗朝廷詔令,反跡已露,對此等悖逆之徒,以臣之見,宜剝其官爵,從速出兵,擊滅之,以昭朝廷威嚴。”

“否則,讓天下其他節度如何看待此事,此前移鎮,彼輩觀望者甚,他們若依樣學之,那麽大漢天下,恐怕未及承平,便又要亂了。朝廷禁軍強且眾,但又如何能兼顧四方,如今能夠側重一方,自當迅速攘滅兇頑,將更大的禍患消滅於未然。”

蘇逢吉這個人,貪婪、戀權、好殺,品行雖然不行,但還是有些見解,總能說出點道道來的。

“此言大謬!國家憂患,宜分主次。如今幽燕有契丹動兵,關右有西蜀窺伺,南面荊南、南唐皆不安分,當此之時,穩定國家才是要務。魏博擁強兵,朝廷若輕啟戰端,倘不能速勝,我朝這大好局面將一朝而喪!”楊邠也立刻懟回去。

冷冷地盯了蘇逢吉一眼,在楊邠看來,此人慣會逢迎的小人,以諂媚幸進,常出妄言,禍亂朝綱。

感受到楊邠的蔑視,蘇逢吉冷笑道:“你是欲放縱杜重威,養虎為患?”

“你這是斷章取義!”楊邠微怒:“杜重威必須要制伏,魏博問題必須要解決,但不宜操之過急!”

“彼輩如此猖獗,若不銳意作為,欲置陛下與朝廷威嚴於何地?”蘇逢吉反問。

“夠了!”眼見著這二人又在朝堂之上爭執起來,劉知遠眼神中恍過一絲不耐,冷冷發聲。

見狀,兩個人住嘴,趕緊俯身告罪:“請陛下恕罪。”

隨著劉知遠的“鎮壓”,楊、蘇二人之間的火藥味消散了不少,不過氣氛卻眼見著緊張了許多。劉知遠掃視一圈,劉承訓不在,劉承祐站在那兒,一直未發表意見,目光遊離,老神自在。

“周王,有什麽看法?”沉默了一會兒,劉知遠問。

遊離的目光一下子便恢復清明,劉承祐心中當然是有想法的,仍舊琢磨了下,方才拱手道:“兩位相公所言,皆為國家籌謀,都有一定的道理。魏博人口、稅賦,占天下之重,自不必我細說。此等要地,萬不能久握於杜重威之手。”

“杜重威,如今就如大漢肌體上的一顆毒瘤,已到了不得不割除的地步,拖下去,朝廷或許集聚更強大的力量。但是,這顆毒瘤若是爆發、糜爛、擴散開來,影響的就不只是魏博這一鎮了。故,縱使再艱難,也要咬牙除之,早使魏博歸於治下,恢復發展,與民休息,朝廷方有余力,應對外敵。”

“否則,拖得過久,不只國內方鎮生異,如楊相公所言,孟蜀、荊南、南唐,也會趁機對大漢咬上一口。若不能剿平內患,何以對付家門口的群狼?”

劉承祐此言落,楊邠表情一凝,蘇逢吉嘴角則露出了一絲笑意。劉知遠琢磨了下劉承祐的話,問:“這麽說來,你是傾向於朝廷動兵?”

“以鄴都那邊如今的情況看來,這兵戈恐怕是避免不了的了,杜重威顯然不會束手就擒。朝廷針對其周邊的布置,只怕給杜重威帶去了極大的壓力,他方有那些無力的反制措施。”劉承祐說:“不過,若欲顧及其他州鎮,朝廷倒也不用主動發難。只需做好戰爭準備,待其舉叛,便派軍將之殲滅!”

“呵呵。”史宏肇突然輕笑了一聲。聲音不大,但在這殿中,很有些刺耳。

“何故發笑?”史宏肇的行為有些無禮,劉知遠橫了他一眼,問道。

“臣失禮!”史宏肇竟然知道自己有失禮節,只是那種忍不住的表情更讓人厭惡,瞟了下劉承祐:“臣只是覺得,如周王殿下之言,若鄴都那邊始終保持著此等局面,杜重威引而不發,難道朝廷擺著那麽多兵馬錢糧空耗?若拖過了今歲,那與楊相所說,又有什麽區別?”

一幹人的目光落在了劉承祐身上,劉承祐仍舊那副淡淡然的樣子,點了下頭:“史將軍所言,確是有道理。”

看都沒看史宏肇一眼,劉承祐朝向郭威:“郭樞密,方才那封奏報……”

眾臣的視線又轉向郭威,只見郭威自袖中掏出了兩份文書,朝劉知遠稟道:“啟稟陛下,殿議之前,樞密院收到了莫州防禦使慕容延釗的奏報,言於其境內截獲了一名行跡可疑之人,擒下自其身上搜出了一封書信。經審訊得知,那人是杜重威的信使,信上所書,乃杜重威投誠契丹之辭,並邀契丹主破幽州之後,南下中原,與其合兵。奏報並書信在此,請陛下禦覽。”

兩份文書呈至劉知遠面前,只稍微瀏覽了一遍,劉知遠重重地拍在了禦桌上,怒聲道:“好個杜重威,真是賊性不改,朕對之已是極盡寬宥撫慰之能事,仍舊欲壑難填,以蛇蠍之心,妄圖勾連北狄,禍害我漢家江山!簡直死不足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