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第2/2頁)

耶律德光死得太突然了,突然地根本沒有指定主事者。

三方勢力中,實則以“帝派”人數最多,實力最強,但沒有一個領袖,雖然都秉持著護送耶律德光“遺體”還上京,但人心比較散。

耶律阮則早有準備,拉攏了一些貴族將領,為他背書,支持他主導大軍,事實上,整個大軍中,此時就以他最為尊,身份、地位都很到位。但是耶律阮已然表現出了某些不好的“苗頭”,自然引起了“帝黨”的反感。

至於趙延壽,基本陪跑,只求自保罷了。不過,他倒是祭出了此前耶律德光給他的封官,有點不自量力地,欲以中京留守、大丞相之職,站上台面主事。

內部紛爭地很厲害,上層不穩,自然而然地影響到了下面,很快,整個欒城遼營的氣氛徹底亂了。

而在一番爭執中,有人提出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暫且壓制住了矛盾。那就是,如何處理先帝的遺體,不可能就地掩埋的,得送其還上京,給太後一個交代。

但是,已入夏季,天氣炎熱,欒城距離上京可還遠著,要是就這麽不做處理運回去,耶律德光早就爛透了。

凡是總有解決的辦法,群策群力之下,將耶律德光用鹽腌制了一番,做成“帝羓”。

而在欒城遼營這邊諸事紛擾之時,劉承祐率著龍棲軍,耍了個花招,大張旗鼓南撤,爾後偃旗息鼓,循別路暗渡洨水,沿河疾速北進。這一條路,在東線,異於先前遼軍北歸之路。

這段時間,劉承祐可派人明查暗訪,將周邊的道路摸得熟透了。

一路南來,招降納叛,去蕪存菁,龍棲全軍兵力,仍不足八千。以這點兵馬,直撲欒城的十幾萬遼軍,劉承祐,這是打算做一回“大魔導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