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第九十四章

◎一更(紅包)◎

謝錦安從顧菀手中接過那個荷包, 登時覺得原先平平的一個荷包,變得格外如珍如寶起來,是萬金都不換的。

握在掌中, 泛著光的錦面上還有幾分女子掌心的余溫。

像秋海棠一樣柔軟動人。

讓謝錦安原有些僵硬不願的指尖霎時如握暖玉,一整個兒地放松下來。

“好。”他望著顧菀玫瑰般的笑靨,薄唇微勾,與顧菀再次輕聲道別後, 利落地上了小羅公公身後的馬車。

小羅公公見謝錦安上車,與顧菀恭敬地行禮告退後,和小時子一道兒坐在馬車簾前。

馬車平平穩穩地往皇宮駛去。

謝錦安撚了撚荷包上垂下的流蘇,心中轉過幾抹思慮:瞧皇上的模樣,想必是發生了什麽急事。算了算時間……應當是景州一案清算完成了。景州之事, 上至武王太子, 下到州縣,除了認真剿匪的徐將軍外,都在裏面有幾分自己的心思。被押解至京城後,為了身後的一家老小, 很是嘴硬了不少時日。

但皇上,若是要決心查清楚一件事情,自有自己的手腕和辦法。

單獨召見他,可想是查出武王太子在景州之事所打的小算盤——當時景州難決, 除官匪勾結的原因外,還有武王大價錢賄賂景州官員, 為太子剿匪添堵的功勞;而太子故意拖延剿匪進度, 企圖保收土匪中的主力為私兵的想法, 亦是另一個重要的原因。

如今景州官員要進行清算, 那景州就多出許多官職空位, 又因為多山,要防範匪患再次發生,恐怕要增設幾個掌兵巡邏的職位,兼之靠近京師,恐怕在朝中要為此爭執不休。

皇上應當是被吵得頭疼,一時自己拿不準主意,又不想去詢問朝中要官,以防被有心人探明了聖意,讓好不容易消停片刻的武王太子再次相爭起來,所以才想起了謝錦安這個兒子。

想想肅王未曾摻和朝中的亂象,之前做的幾件事情都出乎意料地穩妥,問起的幾個主意都頗有新意並不拘泥,且有實行的很大可能,皇上就決定旁敲側擊地問問謝錦安。

也是聽說謝錦安近日逢人笑面開,想讓自己也跟著松一松,笑一笑的緣故。

心頭想好等會兒的應對之語,謝錦安就擡了眼簾,將目光落在了小羅公公身上——他師傅羅壽是個老練完全的性子,不大容易套出話來,相比之下,小羅公公可是差得遠了。

“小羅公公,父皇突然召見本王,恐怕是有急事。”他松開指尖纏繞的流蘇,手腕一轉,就有一錠金元寶落入小羅公公的掌中:“既然是急事,怎地讓小羅公公帶了馬車來呢,還是騎馬快一些。”

聽謝錦安問的與朝政無關,掌中又是沉甸甸的重量,小羅公公心中放松,立刻答道:“肅王殿下這兩日沒進宮,自然是不知道的。就光昨日和今早,武王殿下和太子殿下分別騎馬,都險些從馬上跌下來呢!”

“皇上擔心太子與王爺們,就讓吩咐了,往後進宮,除非前線軍情這樣的事情,還是多用馬車轎子為好。”

謝錦安心中便了然。

武王與太子即便被按住消停了,也是小動作不斷,恐怕亦是皇上宣召他的催化劑之一。

“如今父皇聖明,邊境安寧,想來也不是軍情這樣的事情,那本王可就放心了。”謝錦安眉梢帶起一點淺笑,對小羅公公隨口露出一點苦惱:“只是不知道父皇要說些什麽,還能不能按時回府……”

想起方才謝錦安同顧菀不舍分別的模樣,小羅公公就自認明了肅王心事,下意識接口道:“王爺放心,聽奴才的師傅說,莫約是與王爺說一說景州之事罷。”

說罷這話,小羅公公就自覺多話,立時閉上了嘴,用眼悄悄地覷了一眼謝錦安。

只見謝錦安未有若有所思之色,反而俊面上透出幾分苦惱,似是不想再沾染景州相關之事,這才放下心來,用力握了握手中的金元寶。

不怕不怕,肅王殿下又沒有壞心思,就當作了一次人情。

等到了禦書房,皇上果然如謝錦安所想的那樣,簡單說了一番景州之事的處置,便隱晦又隨意地問起他的意見。

“你在朝中也當差了一段時日,朕就問一問你對朝中臣工的看法。”皇上神色輕松,眼底卻有幾分去除不掉的凝沉之色,只對謝錦安說道:“朕從前也問過你大哥和二哥,正好借此看看你在識人方面有沒有什麽長進。”

“父皇交給兒臣的,多是禮儀文事,故而兒臣多問及父皇賜予兒臣的幕僚,倒是少和朝中臣子交流。”謝錦安斂眉輕聲回應,語氣略有懶散,卻透露著幾分讓皇上如今格外喜歡的安分與乖巧:“若說起朝中臣工,兒臣能多說些的,只有幾位新進的翰林貢士。卻也不是在朝政方面,而是在賞花遊景方面多有相合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