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六十一章

◎正式賜婚◎

謝錦安到壽康宮的時候, 意外看到顧菀立於門口的樹影之下。

夏日炎炎,松柏青青,愈發襯得樹下的女子眉眼如畫, 雪肌盈艷。

一襲淺粉衣裳著身,如一朵迎風而立的淺粉玫瑰。

“阿菀?”謝錦安雙眸含了驚喜的笑意,快步迎身上前,在顧菀面前站定, 口中不禁道:“時過午時,正是外面日頭毒熱的時候,怎麽這時候站在外頭?”

“我在等王爺。”顧菀仰起嬌面,輕笑道:“我聽李公公說王爺從禦書房出來了,便想著來門口等一等王爺。”

她看著謝錦安俊面上薄薄的一層輕汗, 便遞了手帕:“王爺既然知道日頭毒熱, 就該選陰涼多的地方走,走慢些才對——王爺可用過午膳了?”

“同父皇一起用過了。”謝錦安微笑著接過手帕,輕聲道:“我想快點來,所以就走得急了些。”

兩人正說著, 李嬤嬤就從裏頭出來。

看見顧菀與謝錦安站著說話,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情,上前對二人行禮道:“太後娘娘午憩醒了,讓奴婢請肅王殿下和顧二小姐進去呢。”

及至進了正殿, 太後、靖北王妃和康陽郡主都端坐在座位上。

瞧見謝錦安手中的帕子,彼此交換了個帶笑的眼神。

太後拿起懿旨, 笑道:“這還是哀家第一回 宣讀自己寫的懿旨呢。”

以往這活計都是李公公做的, 可見太後對謝錦安與肅王的喜歡。

李嬤嬤在太後面前放了兩個厚實的蒲團。

定睛一瞧, 竟是鴛鴦百合的花樣。

顧菀正要提裙跪下, 謝錦安已經瀟灑地撩起袍子, 跪在蒲團上,然後轉頭小心地伸手,幫顧菀提起略長的裙擺,防止絆腳。

殿中響起幾聲極輕的善意笑聲。

稍短地微愣之後,顧菀面上微熱,低頭掩住眉梢唇角不自覺彎起的弧度。

她輕輕跪下,膝前是盛放的百合花。

恍如嗅到了百合花香一般,她原先怦怦地胸腔漸漸平靜下來。

望著眼前腰脊挺直、男俊女俏的一對璧人,太後滿意地一笑,展開懿旨念道:“哀家聞觀鎮國公府二小姐,容貌端正,德行具備,持躬端淑,克嫻於禮,毓出名門。適肅王將近弱冠,宜當婚娶,當擇佳人。今哀家特賜婚於肅王,許鎮國公府二小姐顧氏莞為肅王正妃。由欽天監擇中良辰吉日,其余禮儀交由禮部操辦。”

讀罷,太後笑呵呵道:“錦安,哀家可是特意囑咐了欽天監,讓他們選了比較近的日子——十月十一如何?正好是剛過重陽不久,是很喜慶的日子呢。”

謝錦安便在心裏盤算起來:十月十一,還要三月有余的日子,府邸裝修加上他要做的事情,也差不多了。

“孫兒多謝皇祖母賜婚。”他彎下身,對著太後認認真真叩了首。

身邊的顧菀亦是柔聲謝恩。

“快起來罷。”太後讓二人起身,將懿旨塞到顧菀手上,又將目光落在謝錦安身後、小時子手中捧著的聖旨上。

太後有些驚喜道:“錦安,你父皇吩咐你做了事情?”

“羅公公隨著親王前去還沒回來呢,只好讓孫兒當苦力了。”謝錦安一笑,又看向顧菀:“這兩道聖旨都是要去鎮國公府宣讀的。”

“既然你父皇讓你辦事,你就好好地辦。”太後對謝錦安叮囑道:“可別耽誤了事情。”

謝錦安斂目應下:“皇祖母放心,孫兒不會的。”

靖北王妃適時開口:“肅王與莞娘看樣子都要去鎮國公府呢。既如此,便讓肅王帶著莞娘出宮辦事,太後娘娘帶著咱們去看戲罷?”

“這樣也好,咱們也就不煩心年輕人的事情了。”太後就含笑讓兩人退下:“李公公,帶著肅王與顧二小姐出宮去罷。”

*

行禮告退後,顧菀握著懿旨,同謝錦安一道出了壽康宮。

等坐到馬車上,她便忍不住展開懿旨,又讀了一遍。

有一種踏實的安心,更有一種難以抑制的歡喜。

謝錦安坐在顧菀對面,無聲無息彎起眉眼,靜靜地望著顧菀嬌面生歡。

她唇角勾起的笑似一條新生的藤蔓,蔓生出一串花朵似的愉悅,繞住謝錦安的心房。

“阿菀,你同我說的事情,我已經告訴葉世子了,他也答允我回去京兆尹那兒察看究竟是什麽情況。”等顧菀讀完一遍懿旨,謝錦安才溫聲開口:“父皇還同我說,等過幾天,就讓我入朝辦事了。”

“真很好啊,恭喜王爺了。”顧菀聞言,一雙明眸微微睜大,身子前傾關切問道:“皇上有沒有說,讓王爺入朝後辦些什麽事情?”

皇子入朝辦事,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皇上的聖意。

譬如當年太子入朝,參與的頭幾件政事都是朝中的大事,可惜做的都不大好,甚至拖了點後腿。皇上也就冷了冷太子,讓他做些不大重要的事情,到前段時間才指派太子前去景州坐鎮剿匪之事,也算是重新開始考驗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