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大道有缺(第2/3頁)

轉眼間,二十載過去,李青冥冥中有感。

“破開真仙路後的這個境界,或可稱為道仙。”

又過十年,李青將萬千凡道融入幾身,從補道求同去異的角度上講,凡道與他的道,屬於‘同’的關系。

“但似乎不夠,道無盡,我不可簡單將未主宰的大道,歸為‘大道之缺’。”

“即便主宰了所有凡道,其他修士追求的道,我依然不可忽視。”

李青在道仙境的第二步上,遇到了大難題,他看到了一條可行之路,但無法主宰所有大道,也看不到大道之缺。

若是找到了大道之缺,道仙境的第二步、第三步,可皆有望走通。

在李青發出‘何為道’的仙人一問後,蘭英星過去三十載,星上生靈討論‘什麽是道’的熱情,一直沒有散去。

很多區域都出現了熱衷於求道的凡人道學家,他們想給仙人解惑,從而得到大機緣。

蘭英星之北,有一凡俗國家,稱為羊國。

羊國乃是一詩書大國,被譽為蘭英星的禮儀文明古邦,一切教化之道,均是從此國傳出。

有名的大儒,多出自羊國,而儒道之尊,被稱為聖人。

羊國如今聖人中的執牛耳者,喚為夫子。

夫子一生,學究天人,在五十歲時,就被稱為文道之尊,但夫子忘不了三十年前的那一幕,一個青年人走向他,問他,何為道。

夫子沒有如尋常老農那樣脫口而出表露對道的看法,他不了解道,就不能回答,青年人見他不回答,便離開了。

夫子看著青年人的離開,心神久久不能平靜,青年人沒有表露身份,但夫子知,青年人就是向凡人問道的那位仙人。

區區一個凡俗國家的文道之尊,在仙人眼中,又算得了什麽。

自那一日後,夫子便拋棄了早年所學,一心求道釋道,成為一個純粹的道學家,他研究道,想給仙人解釋道。

“何為道……老夫學究天人,博通古今,可三十年了,依然未找到答案,仙人啊……”油燈燭火間,夫子翻著親手寫的問道記錄,不斷自問。

這些年,夫子一直在向人問道,交流道,並整理成一本厚厚的問道筆錄,他已經過耄耋之年了。

……

“這份筆錄對道的解析很多,但老夫明白,這均不是仙人要求的道。”夫子搖頭。

天剛放亮,一位弟子早已在夫子門前等候:“老師,嶗山上的慕容先生遊學歸來了,可是要去問道。”

“去吧。”夫子在房中回話。

一行人從夫子家出發了,慕容先生的隱居之所,在城外嶗山,拜訪頗費一些路程。

行至半程,天公不作美,下了小雨,夫子等人只能入山間野廟躲避。

躲雨的人不少,有背了一筐書趕路的書生,有砍柴的山民,也有路過的商旅。

“好雨,好雨啊。”夫子興致上來了,直問山民:“朋友,何為道?”

山民不識夫子,但見夫子衣著不凡,年歲極大,不敢怠慢,有禮道:“俺不知。”

“你呢?”夫子又看向一位商旅。

商旅朝天一指,笑道:“道有很多種,數之不盡,對於外面的雨而言,道為天;對於當下的我而言,道為雨傘。”

“有趣。”夫子點頭,“道確實無盡,老夫在為仙人的道而煩惱,嘗試找到仙人要問的那條道。”

夫子在與人交流道,但一旁的書生,卻渾然忘我地看著手中之書。

夫子見到書生神態,頗為滿意道:“這位秀才,你讀的什麽書,可知何為道?”

書生被驚動,合上書,拱手道:“小生不是秀才,只算一個讀書人,不好辨道為何,看的書,為九州志。”

“九州志……”夫子書通百家,自然知曉這本書,道:“此書是一本史書,流傳自三千年前,但書中內容全為杜撰,與任何一段歷史都不同,其語焉不詳,難懂,涉及的人物極多,需細讀方可讀透。”

“先生說的是。”書生猜到夫子是一位大家,更加有禮。

夫子繼續道:“你看的其他書呢,就是那書簍中的那些書。”

書生將簍中書籍攤開,赫然是九州演義、九州風雲、九州陸幽傳等一系列與九州有關的書。

夫子沉吟道:“這些書,均是根據九州志演化而出的話本小說。”

“正是。”書生興致也上來了,笑道:“小生喜歡話本小說,尤愛與九州志有關的話本小說,幾可算將所有有關的九州話本小說看盡,且親自創作過新的九州話本小說。”

“可小生後來發覺,怎麽創作新的九州話本小說,都不可窮盡九州志記錄的史,於是小生便放棄了話本小說,而專讀九州志。”

“每多讀一遍,均有極大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