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四月之變(第2/2頁)

“五座大陰古墓,沒想第一座就出了這麽大簍子,二十萬大軍,兩位先天宗師,竟然拿不住一只活屍,還被活屍殺了三千余兵卒,哼!”天授帝大怒。

“要你何用!”

殿中,發丘靈官戰戰兢兢,求饒道:“稟聖後,那古墓以四靈聚陰之穴布置,乃大兇之墓,是為仙道手段,那活屍出棺後,刀槍不入,水火不侵,甚至能飛天遁地,先天宗師完全不能敵。”

“而且,活屍似還能會仙家法術,吐出一口屍火,能殺百十余人,三千兵卒,多是死於屍火之手。”

“根據古本記載,那活屍起碼達到僵屍中的飛僵,比當年鎮北王挖出的活屍,還要強出一階,非人力可敵。”

“哼,要是若水大師還在,該多好。”天授帝不由一嘆。

當年她欲向若水大師求屍道,可若水大師直接消失,各路高手遍尋十多年而不得,她就算入屍道也不會用大乾子民性命獻祭,而是會抓他國子民。

若水大師太小心眼了。

“那活屍如今何在?”天授帝問。

發丘靈官答:“原本活屍一直在會陰古墓那與禁軍交戰,下官阻斷古墓的大陰之勢後,活屍殺了一陣,便竄入山中,但還是在那一帶遊蕩,我等不敢靠近。”

“那玉筒又是何物?”天授帝再問。

與奏折一起送來的,還有一枚玉筒和一本古籍。

發丘靈官小心道:“該是仙家物品,本來有五枚玉筒,其他四枚均已壞損,只剩一枚。”

“我等打不開,也不敢隨意毀壞,怕是要仙家人士方能打開,不過通過這些年搜集來的墓志信息,可知玉筒乃仙家記事之用,其內或可記錄了仙家道法。”

天授帝聞之又一嘆:“若水大師啊。”

惜天授帝只知若水大師為仙師,若知其派入冰楓國的淩嬌大師也早已修習洗蓮經入煉氣仙師,不知又會如何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