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陣法師不削,還能玩?(第2/3頁)

片刻之間,許恪搞懂了這根符文銅棒的功能。

這根符文銅棒起到的作用就是,從地脈之中吸收靈氣,然後以“無線傳輸”的方式,把靈力傳輸到其他位置。

這就是一個布陣的“陣基”,用於構建“陣法節點”。

這時候,彭師兄拿起這根符文銅棒,小心的安放在剛剛挖出來的土坑裏。

“填上!”

彭師兄朝許恪揮手示意。

許恪連忙指揮搬山猿,把剛才挖出來的土石,重新回填,將符文銅棒埋進地下。

構建好一個“陣法節點”之後,彭師兄又帶著許恪等人,在山谷各處安放符文銅柱,構建陣法節點。

忙活了一個一個時辰,所有陣法節點全都構建完畢。

許恪通過望氣術和堪輿術,以“靈視”的角度,清楚的看到,整個西山坳附近的天地靈氣,都在這些陣法節點的影響下,逐步改變原本的運行軌跡。

靈氣湧入,一個個陣法節點亮了起來。

一股股靈力在陣法節點之間流淌,彼此交互,不斷連接,逐漸形成一個整體。

在許恪的“靈視”之下,所有陣法節點全都閃爍著璀璨的靈光,如同黑夜中的滿天繁星。

這些“繁星”的分布很有規律。

許恪根據陣法節點的數量,心頭暗自算了一下,發現這些陣法節點都是以“五行術數”來布置的。

所以,這是個五行陣?

這裏以金系和土系靈力為主,其他靈力稍弱,水系靈力最弱。五行靈力嚴重不均衡,應該不是五行陣吧?

許恪心頭思索著,或許彭師兄是想以“五行相生”之理,以金土兩種靈力為源,轉化出其他屬性的靈力?

雖然符文知識很強,許恪在陣法方面卻還不夠,一時之間也判斷不出彭師兄的布陣方案。

那就先看他怎麽布陣吧!

陣法節點構建完畢,布陣的基礎已經打下,接下來就是通過布置陣法來操縱這些靈力,從而實現各種陣法功能。

似乎是覺得許恪很好用,彭師兄布陣的時候,又把許恪叫過去當勞力。

呃……準確點說,是搬山猿當勞力,許恪站在一旁“偷師”。

接下來,彭師兄帶著許恪,在各個陣法節點之間……挖坑。

彭師兄用靈力在陣法節點之間,畫出一條條彎彎曲曲的線條,再讓許恪指揮搬山猿沿著線條挖出一個個土坑。

在這些土坑裏面,彭師兄又拿出一根根五行屬性的符文棒,或深或淺的安放固定。

這個操作,看起來跟之前構建陣法節點沒什麽不同。

就連彭師兄安放的符文棒,除了比陣法節點的符文棒小一些之外,也沒有什麽功能上的區別,都是起到靈力傳輸的作用。

陣法中運轉的靈力,全都靠“無線傳輸”?這樣會導致靈力散逸,損耗很嚴重。

哦,損耗的是天地之間自然流轉的靈力,那沒事了。

既然這些小型符文棒,都是用於傳輸靈力的,實現陣法功能的關鍵就不在這些符文棒上面了。

所以……

許恪的目光看向了彭師兄在地面上畫出來的靈力線條。

這些彎彎曲曲的靈力線條,就是靈力在陣法之中的運行路線。

許恪通過解析符咒,早已深刻的認識到,靈力以特定的路線和頻率運行,就能實現各種法術效果。

對照元符經基礎符文結構,許恪豁然發現……彭師兄畫出來的這些靈力線條,都能在基礎符文中找得到對應的結構。

原來如此!

如果說,符咒是在紙上施法,那麽,陣法就是在地上畫符!

這一刻,許恪已經明白了陣法的本質。

陣法,就是通過布置陣法節點,調用天地靈氣,再把這些靈力按照特殊的軌跡和頻率運轉,從而實現各種陣法效果。

從最本質的角度來說,法術也好,符咒也好,陣法也好,都是通過操縱靈力的運行軌跡和頻率來實現的。

大道三千,殊途同歸。

許恪從元符經中得到的符文學識,對修行的助益,比想象中的更加強大。

明悟了陣法之理,許恪跟彭師兄的配合就變得更加默契了。

彭師兄剛畫完靈力線條,說完挖坑的方位、大小、角度和深淺,許恪馬上指揮搬山猿迅速完成,沒有絲毫差錯。

整個過程完全沒有任何差錯,也沒有任何遲疑,做得十分迅速而又準確。

這讓彭師兄看向許恪的目光充滿了贊賞。

不需要跟他詳細講解、反復強調每一個坑的方位、角度、大小、形狀和深淺,更不需要去糾正錯誤,重新返工,只需要提出要求,就能準確而迅速的完成。

有這樣的助手配合,布陣真的太順利,太輕松了,太讓人心情舒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