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20噸黃金(第2/4頁)

那天,馬克·吐溫跑到陳劍秋的宅子裏,將共濟會裏私人聚會的消息告訴陳劍秋。

引起陳劍秋注意的,並不是氣急敗壞的洛克菲勒。

而是小奧古斯特·貝爾蒙。

這個人和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關系,整個華爾街都知道。

他和摩根同時出現,同時有要事相談,那就值得人深思了。

陳劍秋動用了邊境偵探社在紐約的情報網和華人參政聯盟在華盛頓的關系網,很快便得出了結論:

這倆人,打算對聯邦政府下手了。

此時的聯邦政府,就像是一個被逼到河邊上的人。

這兩人想把後者往河裏推上一把,然後再遞上繩子。

人或許可以被救上來,但栓在身上的繩子,恐怕就永遠不要想解開了。

陳劍秋沒有拯救美利堅的雄心壯志。

他只是覺得這根繩子,得自己來綁。

不過這事兒,他還需要幫手。

畢竟他的黃金,主要放在羅斯威爾,紐約的,只是一小部分。

於是他找到了小阿斯特。

“借我點錢。”

在小阿斯特位於紐約城郊外的豪宅裏,陳劍秋張口就是借錢。

“多少,我現在讓管家給你拿。”小阿斯爾特正在寫自己的小說。

“今天要兩百萬美元的黃金,後續備一千到兩千萬美金的黃金。”陳劍秋輕描淡寫地說道。

小阿斯特放下了手中的筆。

“額,你這是要買什麽?”

雖然他是一個想象力豐富的科幻作家,可還是想不明白要這麽多黃金做什麽。

“去當債主。”陳劍秋言簡意賅地回答道。

他想了一下,又換了一個聽起來更加高大上的理由:“去拯救美國!”

於是,在收到邊境偵探社所提供的消息後。

陳劍秋的十來噸黃金,加上小阿斯特的幾頓,在兩人的親自押運下,出現在了白宮的門口。

否則的話,克利夫蘭總統和國務卿也不會和他們兩個進行平等的對話。

“剛才國務卿先生所說的話,我不敢苟同。”陳劍秋雙手十指交叉,放在小腹上,“從金融危機開始,確實有不少的黃金被用船運往了歐洲。主要原因,還是《謝爾曼白銀采購法案》”

他停頓了一下,看了一眼身旁的國務卿。

國務卿點了點頭。

“可總統已經廢除了那項法案。”

“那太晚了,大家都對美元失去了信心,所以將資產換成了黃金。”陳劍秋繼續說道,“相信我,美國是有黃金的,不過在大家的手裏。”

“可是,你也知道,黃金在各個人手裏,我們沒有辦法從他們的手裏把黃金拿出來。”葛禮山攤開了手,無奈地說道,“正如你所說,他們都失去了信心,就算是發行債券,也不會有人買的。”

葛禮山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畢竟,這些黃金是他們從國庫裏換來的,怎麽可能輕易地交回去呢。

“債券的發行交給我,我和會聯系華爾街的銀行家們集體做信用背書。”陳劍秋說道。

他指了指自己和小阿斯特。

“我和阿斯特先生會率先進行認購,其他人,會緊隨其後。”

“除了白宮草坪外的這些,我還會再拿出兩千萬美元的黃金,阿斯特和他代表的家族,也會出一多千萬美元!”

小阿斯特聽見了數字,屁股下意識地挪了挪。

“那不還是和摩根他們的方案一樣!”葛禮山冷笑一聲,“你覺得國會那幫人會同意嗎?”

“不一樣,我的先生。”陳劍秋笑了起來,“你們是願意將美國的未來交給一幫歐洲的資本家,還是自己人?”

總統和國務卿都陷入了沉默。

他們有些話沒有說。

那些歐洲銀行家的權力應當得到限制沒錯,可你陳劍秋是個華人!

有誰能接受美利堅國家的最大債主是一個華人!

克利夫蘭還在猶豫。

陳劍秋掏出了懷表,看了一眼。

“總統先生,你選一個吧。下午四點前,整個美國的黃金儲備,就會被耗空!”

陳劍秋的話,如劍一樣刺進了總統先生的內心。

他不得不面對一個選擇。

這是一個終結這次金融危機的機會。

但是代價,就是不得不面對歐洲財團或者一個華人成為美國政府債主的現實。

並且,不管是摩根還是陳劍秋,都有可能借著發行債券的利率差而大發國難財。

克裏夫蘭最終還是做出了決定:

“陳先生,我試試吧,看能不能說服國會那些人。”

他不能讓聯邦政府的信譽毀在自己的手裏。

總統先生當著眾人的面,給財政部長掛了一個電話。

“我們找到黃金了,萊特,不過,可能需要一點時間說服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