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被熊瞎子給破壞了

僅僅算是在家裏休息一天,幾人爬起來就跑。

說白了就是在家打個蘸水。

但出去大半月的時間,每個人就抱著三萬多塊錢回來,烏娜堪、薛淑琴、吳月佳等一幫子女人來到呂律草甸子找陳秀玉嘮嗑的時候,卻是只字不提爽不爽的問題,臉上都樂開了花。

這要是一年搞下來,那又得是多少?

陳秀玉這裏就更不用說了,每次回來都少不了頂級的六品葉棒槌,按照呂律的說法,這些栽下去只要防止不被偷盜,不被動物損壞的棒槌,那也是值大錢的。

每年棒槌的收購價格,都在不斷增長著。

她相信,真有那麽一天,一個棒槌能賣到數百萬上千萬。

所要做的,就是安心守好家,領著孩子,打理好家裏不多的事情就行。

直到這時候,馬金蘭自己也不得不說,這是陳秀玉的福氣。

呂律等人再次回到采挖松花石的老坑,這麽長一段時間以來,事情進行得很順利。

開采的進度變得穩定後,差不多六天時間,三輛車子就得往回運送一趟。

篷布蓋得嚴絲合縫,一直也沒引起大的動靜。

呂律等人回到幹飯盆後,很幹脆地又將周邊打著的幌子、砍的樹皮,換成新的。

而幾人再次紮入幹飯盆,繼續找尋著棒槌。

又花了大半月的時間,算是把周邊三個幹飯盆的地界都好好地找尋了一遍,接下來,開始了按著獸皮書記錄的位置逐一開始找尋。

長白山那麽大一條山脈,地圖上標注的棒槌位置,是真不少,尤其是撫松地段,這兒的棒槌,那是出了名的,把頭不少,種植園參的更多。

臨近村子的地方,如同呂律預料的一樣,經常能遇到參幫四處活動,更有不少是單棍戳的。

很多地方的老兆,到了位置,看到就真的只是個老兆,甚至有的地方,都早已經開墾成了田地或是參園。

說是找棒槌,但很多時候,更像是在不停地趕路。

好在有馬匹代步,加快了不少進度。

連著跑上幾個臨近村子的老兆沒有收獲後,梁康波和張韶峰建議放棄那些分布在村子周邊那些老兆,選擇更深處的山裏,但卻被呂律給否定了。

擡棒槌這事兒,有的時候真說不清楚,棒槌也像是會躲著藏著一樣,就在人眼皮子底下。

結果,第二天,一幫子人就在人開墾的荒地邊上的老兆,找到了四棵五品葉棒槌和一棵六品。

準確的說,那就是一片周邊都是土地圍著的小山,裏邊甚至都有來往的人踩成小道了,大概是因為裏面有座孤墳,而又是人來人往的地方,不被人注意,讓呂律等人撿了個大漏。

不得不說,靠近村屯、鎮子邊上的那些老兆,收獲確實很少,但這也是相對於呂律這一幫子人每次進山都能批量性帶回棒槌的人來說的,那些老兆裏找出的棒槌,依舊是一般的參幫不敢想的。

至於更深的山裏,老兆裏早年間留下的小撚子才有長成大貨而不被人發現,進而留存下來的機會,收獲自然相當美麗。

唯一的缺點是大貨主要是以五品葉居多,六品葉的很少見。

好在,到了深山裏,呂律觀山景的精準判斷本領下,還是時不時地能在一些沒人到過的地方找到一兩棵六品葉棒槌。

呂律之所以堅持這麽做,是因為他知道,每個老兆都走上一遍後,這輩子怕是不會再到這些老兆擡棒槌了。

留下的三花、巴掌之類,想要等它們長大,那是三四十年後的事情,到了那時候,呂律覺得如果自己還需要擡棒槌討生活,就是一種很大的失敗。再說了,到了那時候,想要再像現在一樣肆無忌憚地采挖,也會很難了。

以其這樣,多打一下老毛子那邊的主意,多好!

所以,他一個也不願放過,不管怎麽說,因為這獸皮書,也惹來不少禍事兒,總得撈夠好處。

當然,呂律也沒忘記在獸皮書上添加新發現的兆頭位置,自己用不到,留給子孫後代也行,至於他們用不用得到,跟呂律就沒啥關系了。

一轉眼,三個月的時間過去了,期間幾人差不多半月回去一趟,在家休息一兩天時間就走。

擡到的四品葉、五品葉棒槌,全都被魏春安等人給吃下了。

幾人倒也是真誠信,棒槌以遠高於收購站開出的價格出售,每次的錢必然準時付給呂律等人,並且先付上一筆預定的錢。至於剩下的,幾人怎麽操作,怎麽賺錢,那就是他們的事兒了。

不過,看每次和他們幾個碰面那樂呵呵的情形,估計幾個家夥用這些棒槌賺的也不少。

同樣的東西,在不同的人手中,所能賣出的價格完全不一樣,這一點呂律自然是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