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碎銀幾兩

呂律所帶的碗,就是一個普通的用來吃飯的粗瓷碗。

昨天晚上的時候,他就用石頭在碗裏使勁地磨了好一陣,將碗裏那層光滑的釉磨掉,沒有了滑感。

這是他用來代替木簸箕的淘金工具。

臨行之前,他還特意取了河灘深層一些的泥沙放入碗中,在水中攪拌,漂洗去泥沙砂質細粉,反復淘洗數次,直至碗裏只剩下少量暗灰色重砂後,在碗內留下能浸滿重砂粉末的水量,輕輕轉搖瓷碗,像用簸箕一樣,在水的重力分選下,金沫兒留在碗底。

很方便快捷。

木簸箕太大了,這玩意兒帶在身上顯眼,但帶著個碗,隨便往獵囊裏一塞,也不容易看出來。

盡管到了這山裏,一直沒看到什麽人影,但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他不想遇到人的時候,被看出來,從而致使小西爾根氣河的砂金礦脈被別人提早發現。

事情傳出去,怕是不用多長時間,這裏就將是人山人海,往後再想來淘,可就沒地兒了。

這樣的碗,其實是古代用來找巖金,並進行一定量試金的法子,又叫碗金法。

就是將找到的可能含金的礦石在大石塊上敲碎,碾磨成粉進行淘洗,來判斷有沒有金子,並預估含金量的法子。

收拾好隨身帶的東西裝獵囊裏,他背著半自動步槍,領著元寶它們,再次開始翻山越嶺,穿行周邊一條條山谷溝地。

轉眼半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大概知道這片區域有數條礦脈,呂律變得更有目的性,還真又讓他找出了四條金礦礦脈。

他也就沿著這四條礦脈的河流,找著有各種標識物的地方,這裏挖,那裏淘,淺水河溝裏,甚至就挽著褲腿在裏面四處搜尋。

呂律找到不少的狗頭金,最大的一塊,甚至有三斤多的樣子,已經算是非常罕見了,就是從一蓬測試了砂金含量不少的問荊草下的泥土中刨出來。

他這樣一天出去轉悠,甚至有的時候,一天撿拾到的狗頭金,比張韶峰他們四人在一起用流水淘金得來的還要多一些。

張韶峰等人,就一直紮在那條河流中,當挖掘運輸淘洗的料子變得費力的時候,就換個地方。

有了流水法,一天掏出的砂金,往往都在三斤往上。

這麽些天下來,加上呂律弄來的那些,連帶著質地不算特別純的砂金,少說也有七八十斤重量。

這樣的收獲,連呂律都覺得,這趟回去以後,似乎可以直接躺平了。就即使是均分,六個人,每人也能有二十來萬的收入。

二十萬,是什麽概念?

在這年頭是很大很大的一筆錢。

但若是現在換成錢,過上二十年,依舊是二十萬,而到了那時候,二十萬,怕是想進城裏買上一套房子都成問題。

多嗎?

一點都不多。

很顯然,這也是完全劃不來現在就拿去換成錢的。

拿回去放著,待值錢的時候,或是需要的時候再出手,那時候,有的是黃金珠寶行收購,很多巷道裏回收的小店也很多,完全沒必要像現在這樣,送到收購站,以並不高的價格賣出去。

尤其是那些狗頭金!

不能躺平啊!

時間也差不多了!

晚上的時候,呂律回到帳篷邊,今天他是空手回來的,這段時間,他能直接看得到或是翻刨出來的狗頭金,早已經被他順流撿拾得差不多,這趟出去,啥也沒找到。

倒是張韶峰等人,又弄到了四斤多。

“咱們這次淘金,就到這兒吧!”

晚飯的時候,呂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咱們該回去了!”

“回去?”

幾人紛紛擡頭朝著呂律看來。

“淘得好好的,咱們回去幹啥,這一天下來的錢,比幹啥都多。”

“是啊,回去以後,閑著也是閑著,照現在這樣,我能在這幹一輩子。”

“要我說,咱們就得抓住這個機會,趁著誰也沒找到這裏,好好地撈上一筆,最好能幹上幾年,回去後,這輩子就夠了。”

張韶峰、陳秀清和梁康波,紛紛發表著自己的想法。

就連趙永柯這個最是沉靜的人,看向呂律的眼神,都是非常熱烈的。

很顯然,幾人都已經上癮了。

每天看著不斷被淘選出來的砂金,那就是一沓接一沓的鈔票,這是一種非常享受的感覺,簡直令人癡迷。

沒有人會嫌棄錢多,賺到一些,只會想著賺更多,這根本就是一個填不滿的無底洞。

“我也很想就這麽一直淘下去,可是……咱們出來二十四五天了,把這些淘金弄出來的坑回填,恢復一下,回到家裏,差不多就一個月了,過了時間不回去,家裏人會很擔心的。”

呂律微微笑道。

“你這是想媳婦兒了吧?”張韶峰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