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一步之財

“說起殺草,特別有講究,老放山人的眼睛能看三層,一看遠,二看近,三看腳底!”

說到重點,呂律放下了碗筷,認真說道:“這三點,你們可得記住了,接下來再去擡棒槌,多練多看。”

四人見狀,也紛紛放下手頭的碗筷,凝神靜聽。

呂律接著說道:“所謂看遠,也就是先大眼看雜草、小樹間的紅榔頭,這顏色鮮艷,比較容易發現。

看近,就是看‘平頭冠’,這樣的,就是棒槌的紅榔頭脫落了,或是被鳥或是其它動物破壞了的,雖然說有不少東西跟棒槌相似,但終究有特別之處,棒槌的幾個枝杈是平整的,不像刺五加那樣葉片高低錯落。

接下來就是看腳底了,也就是看草根,那些莖葉倒了的,或是小棒槌這樣的是最難發現的,眼睛一定得靈活。”

四人細細想了下,趙永柯卻是先一步說了出來:“這就相當於每走過一片地方,都被搜上三遍了。我之前可是索撥棍到哪兒看到哪兒……難怪會有那麽大的遺漏,學到了!”

“沒想到,找個東西,還有這麽大的講究!”梁康波也是感嘆不已。

張韶峰也說道:“事情說著簡單,做起來難啊!”

而陳秀清又開始撓頭了。

“其實這也不難,咱們都是打過獵的,打獵的人,玩的就是眼睛,你們槍法都不錯,眼神比一般人都要好得多,還是那句話,多練多適應,總會越來越好的!”

呂律不無鼓勵地說:“林子裏,還有的時候有風,有的時候沒風,動靜之間也得好好琢磨,動靜結合起來,這就得是眼睛和索撥棍的配合了。我專門練過打活動靶子,又經常用彈弓打灰狗子、跳貓子之類的小動物,這眼神也就練出來一些了,沒啥好奇怪的。經驗得自己體會,一點點積累。”

聽呂律這麽一說,陳秀清立馬說道:“等我回去了,我得好好練練!”

“啥時候,給我們幾個,一人做把彈弓,這玩意兒,練眼神肯定好,還不費子彈!”張韶峰笑道。

呂律也跟著笑了起來:“這個可以,回去就給你們做。多打打小的東西,搖晃的東西,沒啥壞處。”

頓了一下,他又接著說道:“放山人還有句老話叫做:有錢難買回頭看。這一點也得注意。”

“這又有什麽說道!”

現如今,問問題最多的,不再是陳秀清,反倒是張韶峰了。

看得出,他在努力地從呂律這裏吸取放山常識,學習技巧,受益的當然也不只是他,還有陳秀清、梁康波和趙永柯。

三人也聽得仔細,打獵是好手,卻未必是放山好手。

雖說隔行如隔山,打獵擡棒槌,看似是兩個不同的行當,但是,都是在山上跑,有很多東西,經呂律提點,他們發現,其實很多地方是共通的,都在快速地將這些技巧性的東西,進行吸收融合。

“經常上山的人都知道,棒槌或是其它東西隱藏在草裏的時候,很多時候,只有一個角度可以看到,其它角度是看不到的,前一腳看不到,後一腳也看不到,所以,把發現棒槌,又叫做一步之財。”

呂律鄭重地說道:“往往你走過去看不到,卻在一回頭之間就發現了,這就是角度不同。所以啊,在排棍找棒槌的時候,多換換看的角度,也多回頭看看。

就像今天你們找過的地方,若是回頭了,可能就看到了。我不也是回頭了才發現的嗎?”

都是打獵好手,呂律把這事情一點明,幾人都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瞬間明白其中的道理。

張韶峰感嘆道:“這下子,眼睛有得忙了,都說打獵的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這找棒槌啊,是眼觀六路還得看著八方,不忙都顧不過來。”

呂律順勢接過話茬:“正是因此,才要更注意集中精神,無論是打獵還是擡棒槌,都有一個基本要求,那就是盡量不說話,目的就是為了不分散注意力,在這一點上,在山林裏呆的時間最久的三哥是做得最好的,從進山到現在,他的話怕是都沒超過十句。”

趙永柯點點頭:“山裏危險,話多了,注意力分散,不容易發現,也容易驚走獵物,這是從小就開始養成的習慣,就為更好地活著。”

呂律伸手拍了拍趙永柯的肩膀,微微嘆了口氣:“還是山外好啊!”

趙永柯微微點點頭:“至少不用那麽的擔驚受怕!”

“哎喲……說了那麽半天,飯菜都涼了,重新熱一熱,還有啊,清子,把地雷蜂拿出來,大夥把蜂蛹摘出來,炸了,當下酒菜,咱們稍稍喝一點,解解乏,明天啊,得另外換一個地方了,也預祝咱們接下來,天天擡大貨!”

呂律這話,得到了轟然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