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有野豬闖入

四只小仙鶴,大概是一睜眼就看到的是呂律,而且也是呂律第一個給它們喂食的原因,一點也不懼怕呂律,反倒顯得很親近。

天生的高腳杆優勢,讓它們哪怕孵化出沒多少天,也能在小河淺水中穿行,小溪裏的小魚、小蟲,都是它們喜愛的食物,已經能完全自己捕食。

看到呂律朝著小溪邊走來,四只小仙鶴立馬跑了過來跟在後邊。

因為它們知道,呂律這是又準備給它們進行喂食了。

他到草甸子的水泡子中,將放置在裏面的須籠取了出來,把裏面的老頭魚翻找出十數條,就這麽拎著,一條條喂給幾只小仙鶴。

元寶它們也跟在呂律身後,只是沖著幾只小仙鶴聞了聞,並沒有表現出敵意。

有靈性的狗子,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什麽東西該咬,什麽東西不該咬,它們只需短暫的適應,就能明白主人的心意,知道自己該怎麽做。

別說幾條狗子,就連三只猞猁,呂律將小仙鶴送到它們面前,在它們表現出想咬的意圖時,被呂律扇過幾次後,也知道這不是它們能動的,之後就再不敢表現出任何意圖。

喂過仙鶴後,呂律又去草甸子深處看了看王大龍等人在忙著建造的獐子養殖場。

養殖場占地面積不小,得有七八百平米,裏面分出一個個小隔間,方便把獐子分開來喂養,前面還有一個近兩米五的柵欄圈出一片場地,作為活動場地。

所做的事情不少,看這進度,少說也還得十天時間才能完成。

酒喝太多,頭腦雖然清醒,但身體總覺得不得勁,呂律幹脆就哪兒也沒去,就在家閑著,孩子醒了,就逗弄下孩子,其余時間,也就看看自己蜂場的蜂、屋子後邊的那些棒槌,再有就是給菜地澆一下水。

建獐子養殖場,每天那麽多人在裏面喧鬧不已,對於膽小且喜歡安靜獨處的獐子來說,簡直就是折磨,只能找個偏僻的地方遠遠地避開。

為此,雄性獐子碰面,沒少幹架,雖然看上去就是湊在一起相互磨蹭,但正是這樣的磨蹭,在尖銳的僵屍牙加持下,也變得很厲害,經常能看到獐子受傷。

白天不敢采食,只有晚上活動,好在它們也主要是早晚和夜間活動,對於采食影響不是很大。

不過,呂律為了那些小獐子能快點長大,也為了讓它們健康成長,還是隔三差五地配一些草料去進行補充飼喂。

傍晚的時候,左松齡將悠車子送了過來。

呂律聽到元寶叫聲從屋裏出來,看到是左松齡的時候,趕忙迎過去開門:“左大哥,這麽快就做好了?”

“知道你等著用,不快不行啊!”柵欄大門打開後,左松齡立刻就將悠車子遞給呂律:“看看,可還滿意?”

呂律拿起來翻看一下:“做得漂亮,好手藝啊!”

“行,滿意就行!我就先回去了!”左松齡說著就準備往回走。

“別急啊,這都快要到飯點了,在家裏吃了飯再走!”這門都還沒進呢,呂律趕忙出聲挽留。

“到你這裏吃滿月酒,我們回去的時候,秀玉讓我們帶回去的菜都還有不少,在哪兒吃都一樣,家裏灶上也還煮著東西……改天再說吧!”左松齡擺擺手,頭也不回地走了。

在請他做悠車子的時候,呂律已經付過錢,既然他這麽說了,也就不再挽留。

他提著悠車子往家裏走,邊走邊翻看著,東西做得確實漂亮。

制作悠車子可不簡單,需要匠人心靈手巧。

別看東西簡單,呂律在跟左松齡說這事兒,要求能盡快做出來的時候,左松齡也簡單跟他說了制作的法子。

首先就得把木材破成薄片,細細磨光,用開水煮或是用蒸汽熏,使木片變軟,彎成一個橢圓形,接頭用鉚釘對死,再裝好底配上吊環,接好吊繩,就成了悠車子的粗框。

而後,內外還要塗上大紅底色,並畫上花草或是人物圖案,不管畫什麽,外壁下邊緣都是雲卷紋,以示飛黃騰達。

就連木料,都很有講究。

呂律這一個,用的是柳樹的。“柳”和“留”諧音,希望孩子平安的意思。

有用松木的,因為松樹結松子,寓意多子多福。

更講究的用的是雷擊木做的,說有辟邪作用,以求孩子健康安寧。

呂律倒是想,經常在山上跑,也知道哪兒有雷擊木,可細細一想,太遠,劃不來跑,柳樹或松樹的也行,正好左松齡有柳樹板材,就選做了柳木的。

小小的一個器具,有很多講究,也蘊藏著不少美好的東西,說著簡單,工序卻挺復雜,不是一時半會能搞定的,左松齡能那麽快地送來,已經非常趕工了。

最貼心的是,左松齡還做了彩色的紙葫蘆、小風輪和染了色的鵝毛,孩子往悠車子裏一躺,睜開眼,那可是滿滿當當鮮艷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