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家成

人參“擡”出來以後,就近剝一塊樺樹皮,裏面鋪上苔蘚、地衣,把裹有適量原坑土的人參放在裏面捆紮好,稱為封包子。

這是臨時保管人參的法子。

呂律這還是重生後第一次看到有人賣人參,想湊上去看看品相,順便聽聽價格,也好讓心裏有數。

這可是大貨,每一根野山參都是極為珍稀的,年輕收購員也不敢輕易開口,怕說錯話,所以不得不請最懂各類山貨行市的老師傅前來辨認、定價。

從收購站裏出來的,是一個頭發花白帶著眼鏡的老頭,到了桌前,上下打量賣參的漢子,伸手示意他打開。

那漢子看了眼老頭,動作輕緩地解下封包子上捆紮的麻線,然後在桌上展開。

在揭掉上面蓋著的苔蘚後,一棵新鮮的人參展露出來。

“是燈台子,真正的野山參。”

這漢子小聲說道,生怕老頭不知道一樣。

所謂燈台子,就是有三枚掌狀復葉的人參。

“我知道……”老頭看著這人參,也沒伸手去碰,端詳一會兒後:“你還是拿走吧!我就不說了!”

那漢子臉色一紅,匆忙將樹皮卷起來重新塞懷裏,轉身就走。

事情有些莫名其妙,看得一眾人議論紛紛。

呂律也是微微搖頭,折返回去,叫上陳秀清和陳秀玉繼續往集上走。

兩人雖然沒有過去看,但看著那漢子紅著臉匆忙走掉的樣子,也知道生意沒成。

“律哥,這是咋地了?”陳秀清好奇地問。

“能咋地,用林下參冒充野山參唄!”

呂律笑笑:“收購站的老頭是個厲害人,一眼就認出來了。”

當然,呂律也看出來了。

那漢子帶來的人參,主根白色,體型較胖,稚嫩蘆細長細長而且比較稀疏,只有三根須,而且長得很長,從外形上一看,就知道是人工種植而不是天然野生。

也不知道這漢子咋想的,跑到收購站來晃點收購員。

做得倒是有模有樣,可惜別人眼睛也不瞎。

有地精、神草、百草之王之稱的人參,向來是神州大地一味神聖不可方物的靈藥。

正因為篤信人參的神奇,千百年來,無數采參人畢生守候在山裏,甚至有不少人因迷路或是毒蟲猛獸的侵襲,把命也丟在裏邊,瘋狂的挖掘一直不曾停止,野參在這年頭已經非常的稀少了。

采參人一般需要花費數月才能找到人參。尤其是長白山那邊,每到采挖旺季,村裏不少青年男子都跟著老人去山裏采參,只留下年輕的女人帶著孩子留守家中。

人參太難弄到了,於是人們開始把年份不足的人參移到大樹下栽培,數年後再挖出,長此以往,這種更省時省力的人參種植方式開始受到追捧,在東北大地上興起。

呂律很清楚這時候的情況,甚至就在今年,吉林一些人參種植區推出參業生產承包模式,把參田承包給村民。

這個時候,種植出的人參每斤能賣到三四十元,價格相當於一個工人差不多一個月的工資,為了賣到更高的價錢,參農甚至不遠千裏將人參帶到上海、浙江一帶出售。

但是,這是六年的收成,不是一年的收成。遇到災害,就有可能顆粒無收。

守著三丈地大半年都睡在參地邊的窩棚裏,半夜起來上茅房都要看上一眼。

經濟困難的年代,參農卻可以發家致富,有些甚至成了萬元戶,這就大大刺激了種植熱情,一時間,大荒裏的參田遍地開花。

而這樣的結果,人參大量積壓,導致數年後參價大跌。

但,真正野山參的價格,在懂行的人眼裏,一直不低。

現在,人參還未列入保護植物嚴禁采挖,但也沒多少年。

這也是進山采挖人參,最後的幾個年頭。

但凡能弄到大貨,這時候價格不滿意,完全可以保存下來,往後一二十年,一轉手,那也是大錢。

呂律清楚這期間在人參交易上的事情,自己可以在這草甸子的林子裏種上一些,更主要的是上山采挖真正的野山參。

那麽大的山野,不是什麽人都能闖的,總有人沒有到過,或是不敢輕易涉足的地方,這就意味著,還有機會。

還有,老毛子的遠東地區,也不能放過。

近一個月的槍法練習下來,呂律對於闖蕩山野的信心大增。

他想到了蔣澤偉蔣大爺,似乎領著進山一趟,只要夠小心,也不是難事兒。

本事兒,必須得學!

暫時將心裏的念頭壓下,呂律領著陳秀清和陳秀玉,開始在集上進行采買。

陳秀玉興奮得像個小孩,在前面歡快地走著,看到啥新鮮的、喜歡的,都停下來看上半天。

呂律也由著她,緊著她喜歡的給出建議,然後由她決定買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