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3/3頁)

而胤祥府邸就略顯復雜一些了,十三福晉去年剛懷了孩子,於今年木蘭秋狝時生下一個嫡阿哥,可這又有長子又有嫡子的,怕是得等嫡子長大以後再行定奪了,封為世子的人首選就是嫡子,但是長子已經長成了,就怕嫡子長不成,到時又平添一番波折……

“聽皇上的。”

芷嫣有些無聊,兒女的事都差不多解決了,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輪到她和皇上一塊出宮,光是這新鮮的坤寧宮,她就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總不能一眼繼續望到底啊。

這多沒意思。

芷嫣這話要是被宮中妃子聽見了,不得咬牙切齒非常惱恨了,什麽一眼望到底,若不是請安,她們連看都看不到坤寧宮的模樣,若是這宮所成了她們的,她們還不得欣喜若狂,又哪來的沒意思,這人比人還真是氣死人了,皇後不稀罕這宮所,大把人來稀罕。

但是就目前而言,芷嫣這個想法還真不是說笑,知道了外面有更廣闊的天地,以及皇上給的承諾,她是不可能讓自己一輩子都局限於這個皇宮的。

當然,這些想法的視線還得要皇上給力才行,不然她就只能等到兒子繼位了,到時花費的時間更長了,這不劃算。

芷嫣一雙眸子緊緊看著皇上,康熙心裏有些觸動,不知想到什麽,聲音都柔和了,“芷嫣為何看著朕?”

她倒是什麽話也不說,就靠在康熙懷裏,她心想,這不劃算,到時要是讓她一個人活著,一個人遊玩,這多沒意思啊,還是兩個人才好,現在這點時間她能等得了。

康熙被她蹭的心軟,正想將人抱緊些,就聽聞懷中人道:“皇上你可得快些啊,不然妾身可不等你太久了。”

“……好,朕答應你。”

……

康熙五十年,皇後的兩位公主歸京。

帝後兩人大喜,且皇上為了表示對公主回歸的喜悅,直接將兩位公主晉封為固倫公主。

其中七公主瑚圖裏為固倫溫憲公主;八公主和吉裏為固倫純愨公主。

說實話,皇貴妃成為皇後已經有一段時候了,兩位皇後所出的公主應該早早被皇上加封為固倫公主才是。

不過皇上也是事出有因的,這兩個公主都隨額駙回了蒙古部落兩年多,京師的聖旨雖也能傳到蒙古部落,但是這也顯得太粗糙了,不得等兩位公主歸京,再讓禮部和內務府準備好了,接著將和碩公主府加建,這才對得起康熙朝的兩位固倫公主的名頭。

草草了事根本就不在康熙預想的範圍內。

這事關女兒名正言順的嫡出身份,怎麽能不上心,盡管這兩位公主出生時確實是庶出的身份,可是奈何皇上對這事上心了,認為皇貴妃既然是皇後了,公主也應該是嫡公主,底下的人都得跟著一塊將晉封公主這事對付過去。

晉封公主之後該提上議程的就是太子爺兩位阿哥的婚事了。

先是大阿哥弘暉迎娶嫡福晉富察氏,再然後是二阿哥弘昐迎娶嫡福晉烏雅氏。

兄弟兩人的婚事只隔了三天,雍和宮早早的就邀請諸多朝廷臣子、命婦到場,芷嫣於坤寧宮裏聽說了主持這次婚宴的人是四福晉和董鄂側妃,心裏微微嘆了一口氣,終是走到這一步了。

她可還從沒有體會過同一個兒子兩個兒媳婦的感受,特別是這側妃還是皇家認可的,就算四福晉如今能和董鄂側妃配合,那都是為了弘暉的婚事,兩人必須各自退後一步,不在外人面前爭奪自己對王府的控制權。

畢竟當家主母只能有一個,弘暉婚事背後的鬥爭怎樣還不為認知,說不定是兩人實在僵持不下才有了雙雙支持婚宴的局面,這表現給外人看還算風光,實際上還不是只有府邸的人才能知道內情。

芷嫣看了好一會兒家桃給她拿來的請帖,心裏正有些無聊,卻看見皇上進來了,看著心情還不錯,還接手她手中的請帖,頗有興致道:“皇後,不若朕與你去看看吧,你不是還沒有去過太子的雍和宮嗎,朕正好陪你看看。”

皇上這是邀請她一塊出宮?芷嫣一想到這個可能,心情雀躍了,“那走吧,皇上。”

事不宜遲,要是弘暉已經將新娘子迎進門了,她就什麽熱鬧都看不見了。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