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3/4頁)

如果她早生幾年,是能作為太子嫡福晉的身份存在的,只是唯一可惜的是這個前提是如果,很多事情若是正逢時候,倒也不必留下那麽多遺憾了,因而當老天爺給她這個機會時,她必定牢牢抓住。

無論是在皇後娘娘面前小心伺候,還是面對府邸眾多庶子庶女,就算她平生沒有生養,她都能做好大家主母的本事,將這些人都養成皇家人應有的模樣,她自信自己在家族多年的培養下是不可能會出差錯的。

還有府邸的妾室,在她面前也不會掀起風浪,若是給她機會,她覺得自己可以平復外人對董鄂氏的揣測,他們族的女兒並非是外人想象的禍國殃民的妖妃,或許從她開始之後,董鄂氏的女兒都能被皇上看在眼裏,而不是像對孝獻皇後那般的壞印象。

董鄂氏現在的心態便是將自己放在與四福晉相同的位置上了,皇家不會對她食言,也就是說,為了能坐立在國母的位置上,她須得用心經營這份關系了,她確實是側妃進門的,可是對於雍和宮的人,她將來並不固定在側妃的位置上。

為了家族,她想要好好當一個皇後,光宗耀祖。

拋開這些不說,皇後的位置大清哪個有野心的女兒家不羨慕不想當,至少她是在這範圍內的,只要皇上肯給她這個機會,她一定牢牢抓住不放,當好一個皇後。

至於進宮之後如何面對皇後娘娘,她心想自己對這位皇後心裏的好感還是不低的,她有一種感同身受的感覺,自先帝後,董鄂氏的女兒難以進入後宮,也不可能成為宮中妃嬪,這是皇家對董鄂氏的女兒不喜之極,而當今皇後是包衣宮女出身,以這樣艱難的開局居然當上了皇後。

這其中的艱辛是外人看不到的,像極了董鄂氏的女兒被抗拒在皇室之外,董鄂氏的男兒郎能在朝廷上被皇室重用,唯獨女兒家總是差了些運道,皇上也就是給誠親王和九貝勒娶了董鄂氏的女兒為嫡妻,可始終算不得進了後宮,不能讓董鄂氏的女兒揚眉吐氣,一逞不快。

所以她心裏對這位皇後是好奇加期待的,好奇是什麽樣的儀態讓皇上動了立後的心思,又期待皇後娘娘能不能承認她今後作為嫡妻的身份,雖說她現在是側妃,但是這只是一時的權宜之計罷了。

她背後的家族早就守口如瓶了,絕對不會拖她後腿,這是天大的機遇,將其拱手讓人才是傻子做的事。

她已經將自己最好的儀態擺出來了,不知皇後娘娘看了可會心喜?董鄂氏暗自呢喃道。

一旁的嬤嬤耳朵尖利,聽見了這話,笑道:“側妃盡管放心吧,奴才聽說當今皇後娘娘脾氣溫和,側妃性情沉穩,定是娘娘喜歡的兒媳婦!”

她這話說的一點都不隱蔽,董鄂氏聽了耳朵微紅,心道,最喜歡的兒媳婦嗎,她雖然不一定做到,但她會盡力的。

守在大門處的四福晉簡直沒被這話氣的渾身發抖,什麽兒媳婦,她才是正兒八經的嫡福晉,什麽時候輪到董鄂氏張揚了,但是眼看著董鄂氏上了馬車,馬車一路馳騁,直到她再也看不見背影。

她發誓,她從來沒有這麽厭惡過一個人,分明是進府為側妃,但是處處都是嫡妻的做態,她不知道是誰給了董鄂氏底氣,連爺都對她態度軟和許多,她就是氣這一點怎麽了,皇額娘當了皇後難道就可㛄婲以將她這個兒媳婦拋在腦後了?之前分明是哪哪都念著她的。

只是她沒想到,她就是對皇額娘埋怨一下,皇額娘就對董鄂氏好了,難不成皇額娘真是將董鄂氏當成自己的兒媳婦了?

她心裏滋味復雜難言,曾經將自己視作是最乖巧的兒媳的皇額娘當真是遠離自己了,且從今往後,她的目光會放在董鄂氏身上嗎?明明一開始皇額娘只對她這個兒媳婦上心的啊,怎麽突然就換了個人,這人還是自己憎惡的董鄂氏。

她有些後悔了,若是她今早主動進宮就好了……

……

坤寧宮外

董鄂氏早早下了馬車,一路緩慢進宮。

她並沒有在皇宮裏生活過,自是不知道皇宮的景色如何,她只聽阿瑪額娘偶爾提及一下,阿瑪自然說皇上有多威風了,而額娘經常滿目憧憬,說中宮娘娘有多溫和,但不失禦下的手段,但凡宮中有奴才辦事不周到,娘娘都用規矩行事,從不給人額外希望或挫敗,因而坤寧宮都是一片朗朗之氣。

也許正是那個時候她才起了對皇宮的希翼吧,還有對身為中宮娘娘的念想,那該是多麽了不得的權力啊,執掌東西十二宮,又為天下之母,在獨一無二的位置的堆砌下,無人不服,無人不敬仰。

且當今皇後在立後之前有不少人對她的出身頗有微詞,但是在她當上皇後之後,誰也不敢在她面前吭聲,更沒有人覺得皇後娘娘的出身有任何問題了,反而那些原先對皇後娘娘出身不滿意的人早早的就縮起脖子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