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2/3頁)

芷嫣瀏覽一遍人選……有宜妃、榮妃,還有富察貴人、定貴人、密貴人、陳貴人等等。

大都是宮裏有生養過的妃子,當然,就算沒有生養過,都在宮裏待了十幾二十年,按照這個資歷來,說不定能蹭一個更高的位置,盡管最後這條潛|規則在康熙爺的後宮很難成立。

芷嫣感覺這些人的速度還是挺快的,就趕在四福晉出門的第一時間過來,生怕晚了一步她就關上門不迎接人了。

特別是這密貴人,都不用休息的。

芷嫣眼皮子微跳,看著臉上滲汗的密貴人,一看那模樣就是急趕慢趕過來的,說不定是剛出了門就匆匆回了宮所,再派人到永和宮面前看守,等四福晉出門後便迫不及待趕上門了——動作還挺快的,一看就是有計劃有安排,但是她不是很想誇獎。

這種感覺就跟砧板上的魚一下一下被人宰割的差不多。

她怎麽就不知道後宮妃子這麽熟悉她計劃安排了,簡直像看過了她的腦子一樣。

——其實算不上是熟悉她計劃安排,或許將其看作是一種對上位者的恭維還差不多。

一個注定將來會作為太後掌控後宮的存在,後宮妃子自然是對她像對皇上一樣用心揣測,甚至更為用心,畢竟皇上不怎麽出入後宮了,對她們來說與其討好皇上還不如討好將來的領頭boss。

一旦皇貴妃這裏傳出什麽消息,她們都得揣測三分,一旦傳出的是與她們有關的消息,那不得將三分揣測變成十分了。

把控時間過來也只是敬著上頭主子的緣故,試問在太皇太後或是皇太後面前,有哪個妃子敢遲到。

芷嫣不加多想,直接說出自己的安排,“密貴人一對阿哥到了快成婚的年紀,生母分位過低不好,本宮想讓密貴人升了密嬪,還有富察貴人資歷差不多了,也可升嬪,定貴人也是如此。”

富察貴人是七阿哥生母,定貴人是十二阿哥生母,就算皇上對這兩個妃子不甚在意,總不會一輩子壓著其分位。

沒有念及名字的妃子都有些失落,陳貴人妒恨的看了一眼密貴人,她們漢軍旗出身的宮妃比不得滿洲旗出身的宮妃,皇室不會讓她們早早封位,但是王氏一下子越到她們面前就讓人不爽了。

她也有十七阿哥,但皇貴妃不放在眼裏,怎麽想都是關乎密貴人刻意討好了皇貴妃有關,皇貴妃為此還將自家侄女給了十五十六阿哥當嫡福晉,這份好運怎麽就不見她兒子遇上啊。

芷嫣自是不會注意到角落裏的矛盾,她將這些事說完以後就懶懶坐在一旁,看著因為自己被提及分位一事的妃子歡聲雀躍,畢竟能在皇上成為太上皇之前晉封妃位挺幸運了。

而且富察氏、萬琉哈氏高興是可以想象的,前者因七阿哥腿腳有疾的消息多年熬不出頭,後者是因為十二阿哥被蘇嬤嬤撫養,身後沒有任何勢力,皇上很難想到萬琉哈氏這人。

王氏生了三個阿哥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如今都一朝償願了。

當然有高興的也有失落的,榮妃、宜妃心裏都在遺憾貴妃之位不是那麽好當的,也是,畢竟皇太子已立,高位妃子一朝變動才是引起諸多猜測,就好比當初烏雅氏成了皇貴妃以後後宮朝廷都將注意力放在四阿哥身上了。

意興闌珊。

芷嫣找上皇上說起後宮妃子升位一事,以及十五阿哥十六阿哥的嫡福晉人選,說罷就懨懨待在一邊不說話了。

康熙大手一揮將該下的聖旨頒布——

像是後宮妃子的晉位:

富察貴人封為察嬪,定貴人封為定嬪,密貴人封為密嬪,都按芷嫣說得來辦。

最後才是兩位阿哥的賜婚聖旨:

正二品鑾儀衛烏雅博啟之女烏雅氏賜婚為十五阿哥胤禑嫡福晉,正一品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鈕祜祿阿靈阿之女鈕祜祿氏賜婚為十六阿哥胤祿嫡福晉,都擇良辰吉日成婚。

這些聖旨草草下達後,康熙就只關注芷嫣的動靜了。

不知是不是他的錯覺,他總感覺芷嫣就像失了魂一樣,提不起精神。

芷嫣將宮事處理完了也沒想著回去,就留在乾清宮,懶洋洋的看著皇上批改奏折,順便回蹭了他摸過來的手,漫不經心的誇贊道。

“皇上的字真好看,若是妾身也能練出這首字就好了。”行筆有力,雄健灑脫,大有天下之主的氣勢。

“朕可以教你。”康熙停下筆,由衷的覺得愛妃像只貓的感覺不是錯亂的,這都自發自覺在他禦桌上作鎮紙了。

“……不要,妾身懶,就喜歡看著皇上寫字。”開什麽玩笑,練字多累,她就想一個人候在一旁做鹹魚。

其實說是打起精神處理一些事,這就跟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樣,她要卷也只卷一會兒,還根本算不上卷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