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2/3頁)

終於進入正題了嗎?芷嫣心一凜,“妾身心裏是舒坦了,皇上怎麽看?是想說妾身冒犯太子妃了?”

“你喜歡便做吧,太子妃確實是越矩了,哪有冒犯一說,”康熙冷笑一聲,“倘若瓜爾佳氏認為那是冒犯了,這天下還是朕的天下,後宮也是朕看著的,是朕交付信任在你們手中的,輪不到她質疑。”

是他給毓慶宮太多權力了,愛妃是宮中貴妃,何曾不能得毓慶宮的半分尊敬,太子妃是將來的中宮皇後,但就目前而言,她只是一個阿哥福晉罷了。

康熙非常果決的在心裏給太子妃下定論了,太子是太子,太子妃是太子妃,太子妃得罪了後宮妃子便只能承受後果,就當個吉祥物吧,後宮權力還是有宮中妃子執掌。

他心裏也是清楚自己不能在讓毓慶宮肆意妄為了,權力永遠都會給人帶來不必要的妄想。

芷嫣淡淡的笑了。

效果比她想的還要好,皇上終究還是對太子不滿了,太子妃今後也不能和她們這些妃子一道談論宮務了,當然,這都只是個開始。

她等著奪嫡之爭那一刻的開始。

……

毓慶宮,宮所裏太子的阿哥不過兩個之多,因而作為長子的弘皙即便犯下了如此嚴重的錯誤,在旁人眼裏就算不得什麽大事,在被皇瑪法禁足後都還是好吃好喝的時候著。

而太子妃就得面對自己宮權喪失,後宮中孤立無援的現實,她心裏怎能說自己不恨這個庶子,一個庶出之子就能將毓慶宮鬧得人仰馬翻,她要是還溫柔的表現出自己賢良的一面,這已經不是說笑了,而是她腦子出問題了。

太子妃冷冷道:“皇阿瑪去了烏雅貴妃處?”

宮女點了點頭,“皇上在裏面待了許久,然後才離開永和宮,聽說皇上在那之後心情很好,永和宮也一片祥和,裏面的奴才都是一副樂呵呵的模樣,烏雅貴妃更是和十一公主去了禦花園賞花。”

“真是沒用。”太子妃暗罵道,她沒想到皇阿瑪竟然對烏雅貴妃的所作所為一點都不在意,她是太子妃,是皇阿瑪親封的太子妃,論身份,後宮的這些妃子都只是妾室罷了,何至於壓在她頭上,還將她宮權都奪走了。

說到底,都是這些妃子的過錯,太子即位需要多長時間?頂多也只是十來年的時間了,而這些宮妃也得意不了多久,但是在那之前,她沒了宮權就只能將目光放眼於毓慶宮的後院。

太子妃心裏湧現一抹不甘,與後宮妃子談論宮務、被後宮妃子敬著恭著才是她現在應該應對的事,而不是讓她放眼於後宅之中,且太子爺本就對她沒有多少喜愛,長久下來,她非但不能在後宮立足,就連毓慶宮都不能包容她了。

說到底,她本就不應該和妾室廝混的,她得想個法子將宮權要回了。

太子妃心裏暗自琢磨,只是和三妃及貴妃對上不容易,惠妃還恨著毓慶宮的人,貴妃對他們的好感也不大,還有另外幾個高位妃子也是如此,想來想去,太子妃心裏只有一個想法,怎麽毓慶宮樹敵這麽多了?

以前毓慶宮明明是宮裏人敬著的,既是有她這個太子妃,也有太子爺。

可現在……她想找個幫手都難了,貴妃現在才是宮裏一等一的好人緣,而皇貴妃那兒,貴妃都能越過她拿到宮權,皇阿瑪還沒有一點意見,可見皇貴妃還不如貴妃在皇阿瑪心裏的地位,且皇貴妃的養子覬覦太子長子之位,也不會幫她的……

太子妃眼裏閃過一絲不解,不明白她堂堂太子妃怎麽混到這個地步了。

耳邊聽著奴才稟告弘皙阿哥鬧氣之事,她下意識摸了摸肚子,或者她可以懷上一個孩子,等她生下孩子後,為太子嫡子,皇阿瑪心軟了,宮權照樣到手,不至於讓她苦思冥想將宮權要回去的法子。

而且弘皙仗著自己長子的身份,多次讓自己額娘在太子爺面前露臉,她這個嫡母連他一分尊敬都難得。

太子妃心裏一狠,終究是順著心裏願望,打算學著她看不上眼的妾室姿態,在太子爺面前邀寵了。

於是東宮那邊還真沒有動靜了。

芷嫣還在心裏嘲笑了毓慶宮的人,這都叫什麽事啊,早知如此,她又何必順著太子妃和太子,總有人以為自己能在宮中活得如魚得水,也不看看後宮有多少妃子在紫禁城生活了那麽多年,她們都不能完全篤定自己能在下半輩子的生活裏明哲保身,太子和太子妃那邊又怎麽認為後宮人人都會讓著他們。

這也算是一場報復了。

作為毓慶宮不會教子的報復。

至於更深一層的報復,那倒是不必,她只要肯定自己在宮裏的話事權很大就行了,將太子拉下這一步就由別人來吧,她和幾個孩子都不能淌進這道渾水中,免得被後世史書批判,且這樣得來的皇位在外人眼中總有些名不正言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