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3/3頁)

但在上書房裏,裏面的都是較為幼小的阿哥,滿打滿算加上九阿哥和十阿哥也才五個阿哥,因而兩兄弟在上書房的日子還算過得去,偶爾被八哥帶出宮在府邸玩上好幾個時辰,如果不發生後來的事,這日子還能再過一陣子,畢竟兩個阿哥距離成親還有好些年——

年底之時,面對噶爾丹的拒不投降,清朝是無可奈何,畢竟一個死活都不能啃下的硬骨頭,就算牙口再好也不能將牙齒磕爛了吧,唯有讓噶爾丹再次見到大清的厲害,這硬骨頭才可能自動掉落。

皇上攜帶著幾個成年的阿哥放心去上巡幸寧夏,作再一次親征噶爾丹之意,上次都能將噶爾丹打得頭破血流的,這次親征自然是充滿信心的,帶上的也全都是已成年的阿哥,四阿哥八阿哥的皆在其中。

皇太子也同樣留下來監國——經過一段時日的觀察,康熙認為自己這個繼承人還是有可取之處的,明事理能善斷,於治國理事上不說一等一的好,起碼也將自己的手段學了個五成熟,因而他就像上次親征噶爾丹一樣放心將監國的重職交給太子,自己則全身心將精神放在巡幸一事上。

只是這次結果就不如上次那麽好了,監國重事本就是皇上交予自己繼承人的一項信任,太子上次監國將事兒辦得極好,只除了放任太子妃與皇貴妃奪權一事,可這在康熙眼中算不得什麽大事,這又不是太子做的事,且太子妃將來會是大清國母,與皇貴妃爭奪後宮宮權本就在他放任之內。

不然康熙不會將奉旨監國這麽大的重職交給太子,也不會在那之後感慨自己要交權給太子的將來,還有將各個阿哥封爵以及後宮大封,這都是在交權給太子之前的私心作祟,畢竟他除了是太子的皇阿瑪外,還是後妃的夫君和諸位阿哥的皇阿瑪。

然而太子已經曉得了奉旨監國的好處——那是相當於將自己放在一個土皇帝的身份,在自己的領地裏可以放縱自我,這是自己二十多年來都未曾經歷過的自由,太子便任自己在監國時接近一些不應當接近的人。

像是刑部負責關押的犯人,以及東宮裏的一些仆人,這些人偏偏是相貌極為不錯之人,只是不同於世人對男子外貌英俊的主流看法,用一個詞便可明了——面如好女,由此可想而知太子是拿這些犯人或是仆人做什麽了。

這些事本來還隱瞞的極好的,刑部有太子的人,會幫忙打掩護,而東宮是太子的領地,誰也不可能說出這事,可偏偏錯漏是發生在那些仆人身上,這事太子玩的花,不光放縱自己,還放縱了東宮裏的奴才,讓其恃寵生驕,這宮裏光看太子不順眼的人何止一個,這下子哪會瞞得住,若是滿後宮有心思謀求太子位置的阿哥多了,阿哥們的生母哪會不幫忙對付太子。

當然這只是一個猜測之一,但問題偏偏是太子放縱後,這事便悄然傳開了——

在知道的當天夜裏,惠妃鐵青著臉色拉上宣妃,以及面色同樣難看的宜妃和神色可怖的榮妃一道來了永和宮。

在皇貴妃尚被禁足之時,烏雅貴妃就是話事權最高之人,畢竟貴妃之下是四妃,四妃作為接攬了皇貴妃大部分宮權的妃子,自然是得要為後宮發生的事負責,而東宮也算是在後宮的範疇內了。

芷嫣被匆匆叫醒,面色也不大好看,在披了外肩後,冷著臉將四妃迎進宮了。

她老早就聽聞一些口風了,但都不當作一回事,她是最沒有理由主動拆穿太子的宮妃,且皇貴妃的宮權都下放了,她想不理會這事便不理會,誰也說不得她,而且這件事一旦碰上了就沒那麽容易撇幹凈了,畢竟這可是關乎國體之事——皇上悉心培養的太子竟會犯下如此過錯,真是辜負皇上的一旦心機。

但四妃既然已經找上門來了,便是證明宮中高位都清楚這件事的,而且她還是被動受理這事,她在皇上面前還可做坐觀垂釣者,且讓她看看四妃是怎麽想這事的吧。

芷嫣垂下頭,慢慢倒著茶水。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