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2/3頁)

“自己的兒子不能委屈了,自己的女人哪能也委屈,可能皇上是這樣的想法罷了,左右皇位是交給太子的,後宮是交給太子妃的,現在大封又如何?屆時太子也能更好的對待後妃。”

芷嫣淡淡道,這是她多年陪伴皇上察覺到的想法,此後王朝發生的事且不論,她相信皇上此刻是真心這麽考慮的。

胤禛陷入沉思中,幾分猜測下發現真有可能像額娘說的這樣,是他們這些兒子臣子們想太多了,皇阿瑪冊立太子多年,不可能不考慮什麽時候將江山交給太子的。

而現在冊封他們這些阿哥,不讓自己兒子委屈是一回事,在自己能控制的範圍內給兒子們恩典是一回事,左右這種恩典不會真正影響到太子地位。

被額娘這麽一說,胤禛整個人都通透了,“既然是這樣,兒子也能放心了,還是額娘看得明白。”

同時他也越發清晰皇阿瑪的心思如何了,所謂揣測不到位,便是沒有真正將自己放在皇阿瑪的位置上,而皇阿瑪有太子,有十來個兒子,在選定太子的前提下,如何穩定的將家業交給繼承人便是皇阿瑪要考慮的事了。

而他只要心向太子,便能從中得到最好的利益,幾乎是在一瞬間,胤禛就明了自己缺的是什麽,都是皇子阿哥,爭權奪利幾乎是本能了。

胤禩想的就很簡單了,只要皇阿瑪不是對額娘不利就好了,剩下的事就交給他們這些兒子擔憂。

待送走這兩個兒子以後,芷嫣神色微凝,說實話,此生她是不可能當上皇貴妃或是皇後的位置,她有時候想著若是之後的發展給了她和兒子們有力的機會,她未曾不會為了謀求那個位置努力。

都是來這個王朝一遭,有些事沒有拼一把還真是遺憾了,特別是原身確確實實是後妃中站到最後的人,盡管活不過其他妃子,可平生以包衣的身份當上皇太後確實是頭一個了,即便生前不能站立在眾妃前面,至少死後哀榮是個不錯的結果。

因而她現在是在等,等什麽時候太子露出破綻,等皇上什麽時候將目光投注在阿哥們身上,只要皇上活得越久,她就越相信,這種可能就越會成真。

至於她兒子這裏,在原定的發展中胤禛都會九子奪嫡了,沒理由放在這個更有優勢的環境裏還不會起同樣的心思。

這種想法真是與她一開始的明哲保身不同啊。

芷嫣面色平靜,只是人都是會變的,往日她只想著從佟貴妃身邊逃離護住自己的孩子,在成為德嬪德妃後,也是只想著在皇上的庇護下保住孩子,可是等護住孩子之後,她想著自己有三個阿哥,為何不能拼一把。

她要是就此認輸了,在死後她就被皇貴妃壓的不透氣了,皇貴妃能是皇後,可她卻不能,世人皆會記得最後的贏家,她能在歷史上留下來的痕跡不過淺淺幾筆,她不甘願一輩子都這樣。

世人皆為名利鬥,她不是聖人,僅僅是凡夫俗子中的一人。

她想爭了。

……

皇上準備大封一事連續一個多月都在後宮妃子的話題中心。

芷嫣自是做好了看戲的心理準備,這熱鬧不看白不看,宮裏妃子的樂子可不是時時都能看見的,就比如皇貴妃在得知這事後拼命讓佟家給皇上求情,為的是讓她放出來,盡管皇上每次都無視了這個請求。

還有陳庶妃身懷六甲,還能前往禦花園,東西十二宮都一一走了個遍,不光在永和宮裏攀附關系,在惠妃、榮妃還有宜妃處都拿捏到位,活脫脫一新任海王,關鍵是她還將這種種關系都理會的特別清楚,簡直就一社交達人。

芷嫣被她這種直白的性子給逗笑了,真想說陳庶妃要是生活在她那個時代,保不準是頂厲害的一個人物,只是身處後宮中,陳庶妃的技能就用到這方面了,也不算毫無用武之地。

不光是陳庶妃,王庶妃也在撫養自己阿哥的妃子身邊走動,十五阿哥是被榮妃撫養的,而十六阿哥暫時就交給惠妃和宜妃撫養,本來十五阿哥是能養在她身下的,只是她當時不想再養生母尚在且不是自己骨肉的孩子,這事才罷了。

當然王庶妃的走動不是白費的,她的目的是讓皇上看見她給皇室勞苦功高的一幕,像是生下了兩個阿哥,盡管沒有養育之功,但她未曾有一刻忘卻自己的孩子。

章佳庶妃的做法就簡單多了,知道她對十公主沒有什麽好感或差感,便沒有將十公主抱到她跟前,平常時候只是和覺禪庶妃及布貴人幾個妃子給她請安,或是偶爾給十一公主送幾件小內襯,以及鞋襪這些,還真讓她起不了厭惡的心思,只能將這人當成是陌生人。

後宮中本就沒了僖嬪赫舍裏氏、端嬪董氏、安嬪李氏及敬嬪王佳氏幾個高位妃子(於康熙三十五年前病逝),剩下的就平嬪小赫舍裏氏和宣嬪博爾濟吉特氏,留下來的空余本就多,盯上嬪位的妃子更是多之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