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2/3頁)

有一說一,太皇太後的身子是支撐不了多久了,她們這些妃子連續守了幾個月,就沒有看見太皇太後有精神好的時候,大多數是閉了眼就睡,喂藥也要喂半個時辰。

皇上已經去天壇祈禱數次了,就是不見得有一次被老天爺眷顧,太皇太後的身子是越來越差了。

太皇太後似乎做好心理準備了,在一天精神難得不錯的日子將皇上叫過來,祖孫兩人躲在房裏不知說了什麽話,芷嫣只知道在那時後,皇上比以往更難過了,盡管這種難過不為外人知悉,可多年相處,她性子最敏感,當事人沒有察覺的情緒她都能有個判斷,更別說皇上這種近乎外溢的情緒。

這時候說什麽好聽的話來勸說都沒用,芷嫣也只是在皇上勞累一天過後,命人將煲好的雞湯送給皇上,她想讓皇上知道,總有人會陪著他的,這種感情未必是太皇太後給予的長輩情,但相互陪伴的感情也是可以長久不衰的。

雞湯溫度正好,上面鋪著一層薄薄的油,看起來誘人又美味,東西簡單,但勝在用心,鮮香的蔥花撒在湯水上,是盛出來剛剛好的味道。

梁九功將湯水放在皇上面前,“皇上您且用了吧,這是德妃娘娘親手做的,您喝了,德妃娘娘放心,太皇太後也放心啊。”

“德妃有心了。”康熙沒有動用面前的雞湯,幾個月下來就算再厲害的身體也會疲累的,他知道皇瑪嬤是壽命將近了,可為人孫的怎麽可能眼睜睜看著長輩離去。

那些蒙古私怨倒是在其次的了。

但是今晚他是難得放松了,興許是知道還有人在默默關心他吧。

康熙問起:“十四那小子不會鬧嗎,這些時日確實是辛苦德妃了。”

梁九功小心翼翼道:“鬧是鬧了,但兩位阿哥都是厲害的,每次都能將十四阿哥哄好。”

康熙驚異的擡了擡眼,“怪不得德妃這幾個月看著還遊刃有余的,原來還有老四小八幫忙。”也只有她才敢這麽做了,性子好似從來不會受到宮裏人影響,天性裏總有一種紫禁城拘不住的自在。

梁九功在心裏默默補充道:不僅如此,還有七公主八公主被布貴人抱養,十三阿哥被章佳庶妃抱養,只有德妃娘娘想不到的,沒有她做不到的。

康熙笑了一聲,“都隨她吧,她這些年哪有整日都守著一人的情形發生,不說她,朕都有些累了。”

說罷,將那碗雞湯喝的幹凈利落。

最後有些驚奇,德妃的手藝還不錯,“該天朕得讓她多給朕煮幾碗了。”

梁九功低頭,聽聞皇上這話立馬將德妃娘娘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德妃娘娘實在不容小覷,以往那麽多娘娘送些湯湯水水過來就沒見到皇上有想喝第二次的時候,更多時候是便宜了他這個奴才。

而且最反差的是,德妃娘娘平時從沒有給皇上送過這些羹湯,但偏偏這一次在其他妃嬪不敢打擾皇上的時候,送這一次就讓皇上上心了。

真是搞不懂了,梁九功心裏難解,這對他來說著實是難題,改日他興許能在德妃娘娘面前取取經呢,在皇上面前伺候,也要有個解語花的能耐啊。

不然他怎麽能贏過那麽多太監,當上皇上身邊最信任的貼身奴才,這都得靠揣摩人心。

……

康熙二十八年春,太皇太後溘然長逝,但由於身邊人早就做好心理準備了,並沒有多意外,蘇茉兒含著眼淚目送自家格格離去,然後蓋上白布。

此後就是一系列長且繁瑣的祭拜之禮,但在祭禮上,皇上極為誠懇跪拜,後妃們也在皇貴妃的帶領下跪在棺材前守靈。

太皇太後生前享盡富貴,走過的路有不平之處,但都一一邁過那道坎了,如今死後極盡哀榮,人生也算圓滿了。

太皇太後能輔佐兩代帝王已然是厲害人物了,不知這下一代帝王會是誰。

芷嫣默默想著,歷史已經被改變太多了,以往的預見不足以讓她肯定這一切都是往原來那個方向發展的,唯獨此刻的心平浪靜足以讓她有信心度過今後的半生,盼老人家能夠庇佑吧。

她又拜了一拜。

……

太皇太後逝世留下來的痕跡慢慢被消除,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

紫禁城又慢慢恢復以往的平靜無波。

只除了發生胤禩總是在休沐時過來找小弟弟說話,大福晉的身孕已經差不多五個多月了這些變化,其余時候還是那麽平靜。

當然有些事還是被影響到的,像是一開始提及到的太子婚事一事,經由太皇太後逝世一事,皇室宗親都得跟著守孝三年,太子本來既定的婚事也得跟著往後一延。

天下人都在看著太子,太子若是趕在這當口非得要娶嫡福晉,那就不是一個不孝的形容就能說清楚的事了,就連皇上都將選秀的年限往後一撥,一個儲君就不要多想了,只能說時間太湊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