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3/4頁)

一開始的生氣也就不存在了,畢竟這個舅舅也只是死板一些,跟他四哥差不多的,還比他四哥好說話一些。

這頭胤禩對武藝起了興趣,胤禛在得知自己弟弟這陣子鬧騰出來的事,姑且也只是嘆了口氣,任其鬧了,胤禛對烏雅氏的舅舅還是有幾分興致的,畢竟是母家好不容易出來的人才,只是在見了一面後發現好像沒什麽說的,就沒怎麽接觸了。

就算額娘是烏雅氏的姑奶奶,但額娘現在是皇家的人了,他想接觸這位舅舅也就是看看合不合他心意,到底胤禛是皇子阿哥,對母家的人有幾分濾鏡,但這種濾鏡不至於讓他放下身份,平常見過了就跟這位舅舅說說額娘的囑咐就行了。

不過話說回來,郭羅瑪嬤還是挺厲害的,既能讓家裏的庶女嫁給鈕祜祿氏,也能將親子養好,有這一個母家在,胤禛尋思自己是不用覺得烏雅氏會拖累宮裏的額娘了。

有一說一,胤禛有時候的想法還挺現實的,但是管用就行。

……

芷嫣在坐穩三個月胎兒時,娘家的額娘總算被皇上默許進宮了。

當天行程裏,烏雅夫人早早的起了床,讓大兒媳給她準備紅棗、雞蛋等不計數的滋補食物,還有她親手燉的溫補雞湯,女兒已經好久沒有喝到她的手藝了,一定是想極了。

她從前見女兒的時候還是五六年前,現在能再次見到女兒就是莫大的喜事,既然是喜事,那就得什麽都準備好。

女兒正處懷孕的時候,有什麽好的都得帶上,烏雅夫人一邊的吩咐兒媳婦幫忙幹活,一邊也不忘讓烏雅威武將書房裏的書畫拿過來,還有一些地契都得準備齊全,女兒在宮裏能見娘家人的機會不多,每次見了面都得珍惜。

她聽博啟說女兒近來喜歡看一些字畫,說是給肚子裏的小阿哥胎教,烏雅夫人哪哪都備上了,連帶著烏雅威武也忙前忙後,不假手於人,這可是他們的心意,就算宮裏的主子什麽都不缺,但多年未見,這對夫婦總是會想著讓女兒好受一些。

像是表示家裏的額娘阿瑪一切安好,且弟弟前途尚好,妹妹也是嫁入了極好的人家,現在也已經得了一雙兒子女兒。

當初烏雅夫人將庶女養在身下也是有幾分感情的,現在人都出嫁了,沒有給大女兒小兒子添堵,當然也算作是她的兒女範圍內了,至於庶長子她是從頭到尾都沒有怎麽提到過的,一是感情不在她身上,說再多也無意,二是既然她的兒女們都出息了,何必在理會一個不怎麽真心待她的兒子。

烏雅威武近些年不敢對自個兒夫人有多大意見了,都好好敬著,給足了她正室夫人的氣勢,因而對大兒子也沒過去那麽上心了,況且皇上重視嫡子,他心裏面也是重視嫡子嫡女的,只是過去這個嫡子看著對他這個阿瑪不太尊重,現在找到了一份好差事,性子也變穩妥多了,他心裏還是挺容易滿足的。

這也就形成了家裏還算平和的氣氛。

大兒媳安佳氏更是不敢吭聲,心裏面雖然也想和額娘一起進宮面見德主子,可額娘定是不會同意的,她還念著德主子所出的四阿哥與自己的女兒年齡相近,指不定能進四阿哥府上當一回格格,或許還有幸能當上四阿哥的側福晉,畢竟有娘娘在,她的女兒也不算是出身不好啊。

但這些說法她至今不敢同公公婆婆提起來,一是丈夫在婆婆面前不太受待見,且非婆婆親生的兒子,二便是四阿哥是皇親貴胄,就算她想的有多美好,那都是在想象中的,自家姑奶奶是進了宮當了妃子,可平時說說也就罷了,那可是皇家的人,她就怕哪哪不周到冒犯了娘娘。

皇室中人總是與他們這些包衣奴才出身的人不同的。

也虧得大兒媳膽子小,沒親口說出心裏的打算,盡管她丈夫再三讓她在婆婆面前勸說,可她不敢就是不敢,不然烏雅夫人可不止會無視這對夫婦了,可能連住到一塊都不想了。

要是宮裏的娘娘提及這種事還好,可若是自己想的,那就是存了心想占便宜,還是用孝道逼迫娘娘,那怎麽能行。

烏雅夫人經過一番收拾就上了內務府備來的馬車,一路揣著興奮的心情出發,時隔多年她總算能再次見到女兒了,不知女兒現在還認得額娘嗎,都怪她那個小兒子,明明在宮裏能替額娘傳幾封書信給他姐的,但就不給她傳,還說什麽有違宮規。

她就覺得這小子翅膀硬了,可仔細想想也確實是這個道理,宮裏好似是不準侍衛與宮妃接觸的。

但想歸想,信歸信,烏雅夫人還是給小兒子記上一本賬了,誰叫他沒有好好同她說明,還十分冷硬的模樣,簡直是不把額娘當作是額娘了。

這可不好,兒子可以不把老子當作是老子,可額娘是一定要好好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