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青春三叉戟(第2/3頁)

但胡萊還是覺得,打個阿聯酋而已,小組最弱的球隊,我都還要開掛的話,是不是有點……太給阿聯酋面子了?

※※※

“中央電視台,中央電視台,觀眾朋友,歡迎收看中國隊和阿聯酋的這場十二強賽……這場比賽是在北京時間的晚上十一點開球,阿布紮比當地也已經進入了晚上,氣溫比白天要下降一些……這是前國奧隊主教練施無垠執教中國國家隊的第一場比賽,他在這場比賽中排出了讓人意外的首發陣容。首次入選國家隊的陳星佚和羅凱在這場比賽首發……”

電視機裏響起解說員賀峰的聲音。

電視機前的王光偉爸爸老王松了口氣——還好自己兒子坐在替補席上,到時候真要有人背鍋,那肯定也是陳星佚和羅凱這兩個人。

而他旁邊的妻子則失望地說道:“那兩個都首發了,咱兒子為啥就不能首發啊?”

“中後衛位置特殊,一般都要求穩。姚華升和毛軍正這對中後衛組合已經搭档多年,怎麽可能輕易換呢?”心裏石頭落了地的老王耐心地給妻子解釋著。

與此同時,網上關於施無垠這套首發陣容的議論也很多。

雖然施無垠一口氣招入了六個此前從未打過國家隊比賽的新人,但球迷們是真沒想到他把國家隊的整個首發鋒線組合都給換了。

讓高晨、曾遠征、徐毅這樣之前一直都是國家隊倚重的鋒線球員,全坐在替補席上,給羅凱和陳星佚、胡萊三個人讓位置。

胡萊就不說了,雖然這也是他在十二強賽中的第一次首發,可人家在英超那是什麽表現?哪點配不上國家隊首發?

主要爭論和擔心的地方集中在羅凱和陳星佚這兩個人身上。

在這場比賽之前,大家都在猜中國隊的首發陣容,覺得十有八九還是和之前沒什麽太大的區別。施無垠招入的幾個年輕球員,更多的應該還是為了在訓練中給老球員一些危機感,告訴他們如果不行的話,我隨時有人可以頂上。

可也沒人想過,施無垠壓根兒沒有這麽做,直接就讓年輕人頂上來了……

這可是最後一階段的世界杯預選賽啊!

這麽搞會不會有點玩太大了?

有不少中國球迷們心裏緊張,總覺得施無垠這是在自毀前程。

穩妥一點不好嗎?

徐徐圖之不好嗎?

漸進式改革不好嗎?

電視轉播給到了已經站在中國隊教練席前的施無垠一個鏡頭,他和教練組的所有同事都站在教練席前,正伴隨著現場播放的國歌聲跟著唱。

※※※

該有的程序走完了之後,伴隨著一聲哨響,比賽正式開始。

阿聯酋利用開球的機會,率先向中國隊的球門發起進攻。

從足球被他們開出去起,現場就爆發出了巨大的歡呼聲。

將近三萬名阿聯酋球迷們發出的聲音震耳欲聾,讓人哪怕是隔著電視屏幕,都能感受到客場的壓力。

這讓球迷們更擔心了。

畢竟國家隊一向都以心理素質差飽受詬病。

在如此巨大的客場壓力之下,指望他們超常發揮是做夢,能夠正常發揮都很難!

在大家的憂心忡忡中,阿聯酋的這波攻勢已經打完。

他們沒能形成射門,在中國隊禁區前來回傳遞的時候就被中國隊反搶斷了下來。

斷下球來之後,中國隊似乎有些猶豫,中後衛毛軍正拿球後沒有往前傳,而是選擇了橫傳給邊後衛瞿路。

這個動作讓原本坐在教練席上的施無垠猛地站起來,走到場邊去大吼大叫,用手勢讓瞿路把足球往前傳。

在施無垠的戰術中,他把球場分成三條線,九個區域。後場要求安全,後衛不要做多余的動作,尤其反對來回倒腳的做法。

對中場他要求用快速的地面傳接配合來組織進攻,而不是中後場直接倒腳把足球打到前面去。畢竟前面是胡萊,在和對方後衛肉搏爭第一落點稍微差了點意思。再加上中場有張清歡這樣的組織球員,大腳往常長傳找中鋒,實在是太浪費張清歡的能力。

在前場進攻時他則要求個人發揮,特別是在禁區附近,鼓勵球員大膽過人、大膽做小範圍的配合,大膽做動作。

這一點他和趙康明有點相似。

現在看到場上球員沒有按照他的要求踢,他顯得很著急。

與此同時張清歡也迅速向瞿路所在的邊路靠攏,找他要球。

但阿聯酋的球員也跟著他,讓他不好接球。

在這邊的陳星佚見狀,沒有往前跑,而是折返回來接應瞿路。

然後伸手主動向瞿路要球。

“瞿哥!”

瞿路聽到他的喊聲,稍微有些猶豫,還是把足球傳給了他,因為沒有更好的出球點——張清歡更不合適。再遠一點他怕傳過去被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