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愛美食(第3/4頁)

顧璋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但京城裏,這事卻被傳開了。

誰不愛聽些有趣的八卦,在朝花宴的百花囊裏拆出了酥炸花生,這可太有趣了!

“那金黃的花生圓滾滾的,還有幾顆滾到地上了,也不知顧舉子是在哪一家買的,竟好吃到要帶到宴會裏去。”

“哈哈哈,怎麽會拆出花生呢?原來書生郎裏也有貪嘴的,不全是聖賢君子。”

……

傳得熱鬧極了,連顧家人都略知一二。

這天。

顧家吃飯時,秋娘問道:“在京城好好的,怎麽都說起你貪嘴來?”

一副我就知道“肯定是你又做了什麽好事”的表情,畢竟秋娘想起當初在寧都名聲傳開是因為什麽,就忍不住露出一言難盡的表情。

顧璋:“……”

他也沒想到,會傳得這麽快,連才來京城沒太混熟的家人都聽說了。

“就是前幾日我去的那個朝花宴。”顧璋將那日的事情,簡單說了下。

他叮囑道:“咱家知道就行了,就別去外面說了。反正我皮糙肉厚的,被人調笑兩句也不疼不癢的。”

顧家人都點頭:“行,咱不出去說,自家人知道就行。”

他們確實都覺得沒什麽,喜歡吃好吃的怎麽了?在王氏和顧老爺子前半輩子苦哈哈的認知裏,能吃是福,能吃好吃的,那簡直是天大的福氣。

“你這次倒是沒胡來。”秋娘肯定後,又嘆息道,“娘也是進了京城之後,才發現世道竟然對女人有這麽多束縛,聽說那些高門大戶的女孩,除了宴會、跟隨長輩出門交友,去寺廟上香這些,平日裏連門都不能隨便出。”

她還道:“更難的是那些嫁了人的,京城裏竟然個個大官都娶好些個,除了正妻有點自由之外,其余嫁進後院的女人,幾乎一輩子就只能待在小小一方院子裏,不能出門半步。”

秋娘提起的語氣,都有些不敢想象。

她自在慣了,怎麽也想不到,如果一輩子只能待在小小院落裏,會是什麽感覺,“豈不是會發瘋?”

“真不知道京城裏這些大官怎麽想的,反正小石頭你日後可不許這樣。”

“娘可不能拿未來沒發生的事情冤枉我。”顧璋道。

顧璋聽秋娘講這些,聽出了她對這些的驚訝與不滿。

他好像有點明白了,為什麽從前一直積極掙錢,想各種法子的秋娘,這次到了京城,反而沒動靜了。

怕是打心眼裏不喜歡京城,也在接觸到這些“權利”相關的認知後,怕出去做生意,壞了他的名聲,影響了他科舉。

顧璋斂眉,將這件事記在心裏。

根據大宣律,只有一類女子能披著皮,正當名分地經商,經營手下許多鋪子和產業,還不會被判入商籍,更不會對名聲有損。

高門大戶的掌家夫人、一些生意做大之後迎娶貴女,將產業放到妻子名下脫了商籍的,都是用的這個。

他想,總有機會的。

見顧璋沉思,心中有事的樣子,顧大根粗糙的掌心拍拍兒子的肩膀,他笑道:“你師父家幫咱們許多,這點事扛了也就扛了,男娃娃擔著點也不怕。”

顧璋彎眉淺笑:“我自然是不怕的。”

把秋娘的事記在心裏,顧璋吃著燕府送他的花生,等師父到來。

師父說了,肯定在他放榜前趕到京城。

距離會試放榜的時間越來越近,顧璋發現,關於他的傳言熱度竟然還沒過去。

不知是不是臨近放榜,所有人都老實得很,沒新鮮事取代他那樁新聞。

倒是許多人一邊笑談大名鼎鼎的顧小舉子,竟然是個愛口腹之欲的,一邊又嘆息:“可惜嘍,要是再等三年來,肯定把握更大些。”

金瑎他們三人和顧璋一起來這家店吃飯、聚聚,就聽見偶爾一兩桌提起顧璋。

他們倒是都知道,顧璋和黎川鄉試的時候一樣,都寫完了,所以並沒有太大擔心。

反而調侃道:“愛美食的名頭,怕是逃不過去了。”

顧璋半點不臉紅,沒一點不好意思,反而語出驚人道:“誰說我要逃了?我還打算趕著上前認領。”

余慶年三人:???

盡管顧璋總做些出人意料的事情,但上趕著認領這種說好聽點叫“愛美食”,說難聽點叫“貪嘴”的名聲,還是讓他們想不通。

余慶年不解問道:“璋弟這樣做,所為那般?”

顧璋拿出一本上好的紙張折疊而成冊子,理直氣壯道:“當然是用這波免費的流量,大賺一筆了。”

黎川和余慶年:“……”

他們是知道璋弟心胸寬廣(臉皮厚實)的,但怎麽也不敢想,不僅不為流言羞赧,想辦法澄清或者淡化,反而還打算利用起來掙錢?

唯有金瑎眼神亮起來:“這還能掙錢?”

說到掙錢,金瑎就不別扭了,他本就沒有余慶年重名聲,也沒有黎川那麽嚴謹守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