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卡牌(第3/5頁)

金瑎站起來:“我再去試試!這麽有趣的遊戲,他不玩一玩實在是太可惜了。”

余慶年拉住他,勸說道:“還是算了。”

顧璋也道:“正慎和我們不同,此番入京,即使有朝廷的車馬費,對他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他身上的壓力和擔子,比我們都重。”

“即使真給我們面子來玩了,他心裏也定然是不安心的,惦記著念書,惦記著他寡母辛苦操持。”

對他們三人來說,都是有退路的,余慶年有家中長輩周旋,在朝為官,有人幫扶心態總是穩的。

金瑎雖然家族中是商戶,要靠他入仕,但總歸錢財不缺,而且這個年紀能考中舉人,已經大大超過家族預期了。

即使再考幾次進士不中,金家也有辦法花錢給他謀個官職,畢竟舉人也是可以當官的,日後再慢慢升就是。

可黎川不同,他背後無所依靠,只有一寡母,只能硬著頭皮往前闖。

金瑎聞言也頓住了腳步,悻悻然退回來:“那還是算了,就咱仨玩好了,就不去喊正慎了。”

正慎是黎川的字,乃學堂中開設了律法齋學的戎銳夫子,在他高中舉人之後所賜。

只可惜戎銳夫子沒有收弟子的心,否則黎川也不至於如此艱難,顧璋嘆息。

***

這一路倒是沒有遇到什麽意外。

進京趕考的學子們,在正式入冬前,順順利利抵達了京城。

有燕老拜托大哥幫忙,顧家人很快就安頓下來,他們先是在燕先竹安排的落腳點休養了兩日。

又很快租到了合適的二進院子,前頭待客,後頭住人,燕先竹還送來幾個手腳麻利的小廝。

在天氣徹底冷下來之前,顧家有條不紊的在京城安頓下來。

余慶年和金瑎都有家中幫扶。

黎川也根據前輩的經驗,找到了稍微偏一些的小院子,比客棧便宜些,烤火、燒水、自己燒飯吃也都更劃算。

京城的冬天很冷。

是一種有別於寧都的冷,寒氣有點往骨子裏鉆。

顧璋都趴窩了,他窩在家裏安心念書,連門都不想出,更別說參加詩會、文會之類的了。

這讓早早盼著,期待著,想要瞧瞧“顧璋”是什麽模樣的百官,感覺面面相覷。

在寒風飄雪中,苦哈哈等入宮早朝的官員,談論起這事。

“我這兩天好生研究了一下寧都情況,發現顧璋當年寫的《寧都增產經驗》還是保守了。”

“是啊,今年的數據前些天不是送上京城,戶部那邊也給出數據了嗎?寧都均產已經有4石了!”

“聽說顧璋在當地都被戲稱為小農神,這可是百姓自己叫出來的。”

“那可不,從一石多的均產起,每年都增幅嚇人,到現在接近四石,這聲小農神還真沒喊錯。”

不論文官武官、在哪個衙門,管著什麽事情,都能清楚的知道其中的威力。

百姓以農為本,若能讓田地增產,連帶著許多事也就自然順暢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什麽?

民心啊!!!

這個沒有輿論的時代,想要出名,要麽有驚世才華,要麽在官場上踏踏實實幹一輩子。

多少讀書人高中後,辛辛苦苦一輩子,都沒混出點名堂?別說青史留名了,就連任職過的許多地方,都查無此人。

問當地百姓某某是誰?百姓一臉愕然,滿頭問號。

某某是誰,可能還沒他們今日中午吃什麽重要。

許多官員羨慕啊!

說是好奇顧璋此人,不如說心裏有些酸溜溜的,想看看,怎麽有人進士都沒考中,就能有如此成就?

而且這人才十五歲,算虛歲也才十六!

究竟何許人也?讓老天如此垂青,生了這樣一顆腦子。

他們正好奇著,還在想,顧璋為何到了京城之後,沒鬧出什麽動靜,感覺和他們印象中有些不符合啊!

明明前些年遠在寧都,在那千裏之外的地方,都時不時要在京城冒一下頭。

如今人都來了,卻沒了動靜?

***

許是求仁得仁。

百官期盼的動靜當真來了,但許多官員都黑了臉。

金瑎一到京城,就聯系了金家在京城鋪面的掌櫃,想要拿下紙牌的營生。

顧璋自無不應,且不說他和金瑎的關系,和金家合作這麽多年,並無半點怠慢疏漏,這樣好的合作夥伴,也是難得的。

紙牌制作起來很快。

金家的玩具鋪子,也早就有了一套成熟的銷售模式。

分不同的档次,有木片竹片做的、各種不同的厚紙片做的,甚至還有玉做的!

普通的就是雕版印刷出來,沾墨一蓋。

高档的甚至有請名家大師作畫的,用金絲線繡的,噱頭十足,也死貴死貴的。

按照顧璋的建議,一共做了三個雕版。

一則是針對大眾的,就是他做給顧家人玩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