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第2/4頁)

皇後挺滿意嘉貴妃的態度的,這種態度明擺著是放心將兒子交給她,讓永珹跟她培養感情,她對嘉貴妃的忌憚可以放下來了。

今後只要永珹娶了富察氏的女兒為嫡福晉,永珹就能被她徹底當成親子看待了。

其他待永珹好的宮妃也是各藏心思。

純妃盼著永珹今後能將一個子嗣過繼給永璋,或是讓別的宗親過繼子嗣給永璋,這樣她的子孫後代就不算斷絕了。

嫻妃她們則是盼著永珹在登基之時,能妥善安排好她們的去處,看在她們為長輩的情分上,將她們往上提一提位份,這樣說來也好聽。

各種各樣的希望壓在永珹身上,永珹不覺得壓力大,反而覺得鬥志旺盛了。

李沐看著一眾妃子對永珹噓寒問暖,完全沒了以往姐姐妹妹相鬥的畫面,又看著令嬪等人傻眼的模樣,她們完全不知這些宮妃為何要對一個阿哥如此殷切。

李沐心裏微微嘆了一口氣,那麽接下來,永珹能放心交給皇後看顧了,反正皇後應該很高興她這樣做,她不擔心永珹被皇後帶得只認一個額娘,永珹又不是三四歲的稚齡,早就認知到自己親生額娘是誰了。

她算算看,皇帝到底何時才打算給她擡旗,給金家擡旗,固然皇上在早幾年就將金家擡進漢軍上三旗了,但還沒有將金家擡進滿洲旗,估計皇帝心裏還想著會另外誕下子嗣一事吧。

不要緊,皇上遲早會認清楚現實的。

……

乾隆十八年時,那些新進宮或是進宮好幾年的妃子都清楚意識到皇帝不能讓妃子有孕一事了。

令嬪等人也徹底轉變態度對永珹好了。

在皇帝明顯靠不住的前提下,她們唯一能靠的只有下一任皇帝了,反正皇上的寵愛再多,也不可能越過那些生養了子嗣的妃子身上,她們懂得怎麽取舍。

朝廷臣子也不將希望放在皇帝身上了,紛紛將目光投射在永珹身上。

當然,這完全是因為永珹的兩個兄長不曾有過子嗣的緣故,朝廷臣子們猜想前面兩個阿哥興許是繼承了皇上的體質,少子甚至無子,至於為何支持四阿哥,至少四阿哥永珹還沒娶妻,能讓他們看到一絲希望。

好些臣子們已經學著自己夫人的模樣前去廟堂拜佛了,就盼著永珹阿哥莫要出事,若是這一個阿哥也學著皇上的體質沒了子嗣,這大清怕是要經歷一場風雨了。

乾隆也轉變自己心態,一心一意待永珹好,畢竟他能靠得住的兒子只有這一個,他要是作死幹出將兒子過繼出去這種事,怕是老天爺都救不了他了。

無論怎麽說,沒有哪個帝王會心甘情願傳位給非自己血脈後裔之人,念在這點上,哪怕永珹一開始不是他心儀的繼承人,從現在這一刻開始,都得是他寄予厚望的繼承人。

而在相處中,這個兒子讀書通透,腦袋機靈,勉強符合乾隆的繼承人要求,只是在身份上不是乾隆想要的嫡子身份罷了,但在這個時候還能有什麽要求,乾隆心裏唏噓,就算老天爺給他降下如此劫難,還是給他留下一線生機的,至少永珹還是好好的。

想通這一籌後,乾隆又勉為其難給嘉貴妃一族擡旗了。

將其擡進滿洲上三旗之一的正白旗。

隨後啟祥宮又響起歡聲笑語,奴才們都在高興自己主子得寵一事。

宮妃們都來賀喜,李沐心道不容易啊,這麽多年過去,皇帝這才有心將永珹當成繼承人培養,是典型的不到黃河心不死,不過只要皇帝徹底將永珹當成繼承人看待,之前的心思不過是小打小鬧罷了,她不在意。

反正皇帝選無可選了,她倒是看看,在原定發展中,皇帝就那十來個兒子,都能過繼幾個,罵廢幾個,夭折幾個,如今就一個兒子了,皇上還能不能像原來那樣幹脆利落將這個兒子罵廢或是過繼。

看皇帝的笑話可比在後宮看戲台子上咿咿呀呀的唱戲人有趣多了。

“娘娘,皇後娘娘有事找您商量。”

“備駕吧。”

李沐輕聲道。

她知道皇後娘娘找她就是為了永珹娶妻一事。

永珹今年十四歲,在後宮長期無子的情形下,永珹娶妻一事至關重要。

想必皇後已經為永珹選好各家貴女了,她過去不過是給一點建議,實則做主權仍在皇上和皇後身上。

有失必有得,她得到的遠比失去的多,一個聖母皇太後的身份才是原身想要的,在這種情況下,讓皇後做主兒媳婦的事又如何,無論永珹娶的嫡福晉是誰,兩口子好好過日子就行,門當戶對這種事情已經不是很重要了。

李沐很快到了長春宮,一進去便看到了帝後兩人。

“給皇上、皇後娘娘請安。”

“貴妃起來吧。”乾隆大手一揮,“朕跟皇後商量過了,永珹嫡福晉就為皇後侄女,為朕看重的小舅子博恒嫡女,貴妃覺得如何?”